[实用新型]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2453.2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4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凌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燕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G01F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刘青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报警 式集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其包括采用硬质的透明塑料制成的集尿桶,集尿桶的上方设有接入导尿管的导入接口,下方设有带阀门的导出管,集尿桶的一侧设有竖直凸条,竖直凸条的上下端部与集尿桶的内腔相通;竖直凸条上部设有最高液位标识,最高液位标识对应位置的竖直凸条内设有液体压力传感器和液体密度传感器;集尿桶外侧壁面上设有单片机控制模块、与单片机控制模块相连接的蜂鸣器以及与单片机控制模块和蜂鸣器连接的电源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分别与液体压力传感器、液体密度传感器相连接。该集尿装置采用硬质透明材料的桶装结构,使其不易发生形变,能够准确检测袋体内尿液是否达到预警高度并进行警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尿潴留和术后患者留置尿管均接有一次性尿袋,现有集尿袋由于储量有限,夜间家居安睡察觉不及时或护士查房因病房繁忙而未及时倾倒会导致尿袋过满,使得患者尿液引流不畅,更会增加逆行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在现有的集尿袋中安装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进行检测尿液高度或尿液量等,但是由于采用的集尿袋为软质材料,极容易因外部碰撞或晃动导致袋体形变,导致测量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了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该集尿装置采用硬质透明材料的桶装结构,使其不易发生形变,能够准确检测袋体内尿液是否达到预警高度并进行警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包括采用硬质的透明塑料制成的集尿桶,所述集尿桶的上方设有接入导尿管的导入接口,下方设有带阀门的导出管,所述集尿桶的一侧设有竖直凸条,所述竖直凸条的上下端部与所述集尿桶的内腔相通;所述竖直凸条上部设有最高液位标识,所述最高液位标识对应位置的竖直凸条内设有液体压力传感器和液体密度传感器;
所述集尿桶外侧壁面上设有单片机控制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相连接的蜂鸣器以及与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和蜂鸣器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液体密度传感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还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DLK3010;所述液体密度传感器的型号为TQ-880;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采用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组成并提供相应接口;所述蜂鸣器通过三极管及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 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接口;所述电源模块采用LT3012PM芯片连接至所述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接口;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ESP8266无线通信芯片连接至所述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桶上设有体积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桶的上方设有用于悬挂桶体的挂耳;所述集尿桶的顶部还设有向上延伸的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桶的外侧套设有一层封闭的溢流套,所述溢流套的顶部与所述集尿桶的顶部相粘结,所述溢流套的底部与所述集尿桶底部相粘结,所述溢流套的底部还设有一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端口设有胶塞;所述集尿桶的最高液位标识上方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伸向所述溢流套内的溢流管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套与集尿桶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5-1.5cm;所述溢流套采用软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套的底部设有向下倾斜的引流凹槽,所述引流管设于所述引流凹槽的最低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燕,未经凌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2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梯井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波去除混凝土表面污染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