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H电极流通池和背压阀联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4114.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4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岑云东;李泓文;张佶;聂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谱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20;B01D1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李婧宇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h 电极 流通 背压阀 联用 装置 | ||
1.一种pH电极流通池和背压阀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柱选择阀(10),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定子(11)和转子(12),所述的定子(11)具有位于以所述转子(12)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等角度且等距离地分布的多个孔、位于所述转子(12)的转动轴线上的中心孔(110),所述中心孔(110)为样品进液孔,所述多个孔包括依次分布一孔(111)、二孔(112)、三孔(113)、四孔(114)、五孔(115)、六孔(116)、七孔(117),所述二孔(112)为出液孔,所述六孔(116)为保护/缓冲液的入口, 所述七孔(117)为废液排放口,所述的转子(12)具有能够将所述多个孔中的一个与所述中心孔(110)相连通的第一槽(121)、能够将所述多个孔中相邻的两个相连通的第二槽(122)、第三槽(123)和第四槽(124);
pH电极流通池(20),其一端与所述一孔(111)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五孔(115)相连接;
背压阀(30),其一端与所述三孔(113)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四孔(114)相连接;
所述联用装置通过所述柱选择阀(10)的转子(12)的转动而具有至少五种工作状态,当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中心孔(110)和所述二孔(112)通过所述第一槽(121)相连通,所述三孔(113)和所述四孔(114)通过所述第二槽(122)相连通,所述五孔(115)和所述六孔(116)通过所述第三槽(123)相连通,所述七孔(117)和所述一孔(111)通过所述第四槽(124)相连通;当所述联用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中心孔(110)和所述一孔(111)通过所述第一槽(121)相连通,所述二孔(112)和所述三孔(113)通过所述第二槽(122)相连通,所述四孔(114)和所述五孔(115)通过所述第三槽(123)相连通,所述六孔(116)和所述七孔(117)通过所述第四槽(124)相连通;当所述联用装置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中心孔(110)和所述七孔(117)通过所述第一槽(121)相连通,所述一孔(111)和所述二孔(112)通过所述第二槽(122)相连通,所述三孔(113)和所述四孔(114)通过所述第三槽(123)相连通,所述五孔(115)和所述六孔(116)通过所述第四槽(124)相连通;当所述联用装置处于第四工作状态时,所述中心孔(110)和所述五孔(115)通过所述第一槽(121)相连通,所述六孔(116)和所述七孔(117)通过所述第二槽(122)相连通,所述一孔(111)和所述二孔(112)通过所述第三槽(123)相连通,所述三孔(113)和所述四孔(114)通过所述第四槽(124)相连通;当所述联用装置处于第五工作状态时,所述中心孔(110)和所述四孔(114)通过所述第一槽(121)相连通,所述五孔(115)和所述六孔(116)通过所述第二槽(122)相连通,所述七孔(117)和所述一孔(111)通过所述第三槽(123)相连通,所述二孔(112)和所述三孔(113)通过所述第四槽(12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H电极流通池和背压阀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选择阀(10)的转子(12)通过软件程序控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H电极流通池和背压阀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121)、第二槽(122)、第三槽(123)、第四槽(124)为直线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H电极流通池和背压阀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121)的长度等于所述中心孔(110)至一个所述孔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H电极流通池和背压阀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122)、第三槽(123)和第四槽(124)的长度均等于相邻两个所述孔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H电极流通池和背压阀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122)和第四槽(124)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槽(121)的两侧,所述第三槽(123)与所述第一槽(121)的延长线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谱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谱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41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