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纯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6741.5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4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照飞;王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山县大成仓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C11B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徐柳华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茶 过滤 分离 纯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纯化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顶部设有密封板,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的两侧均通过导向板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的一侧固定设有分离提纯箱,所述分离提纯箱的内部设于弧形滤板,所述弧形滤板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弧形滤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分离提纯箱与活动杆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杆。有益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使用,避免过滤分离过程中的堵塞,大大的增加过滤分离的效率,有效的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的增加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茶油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纯化设备。
背景技术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
由于山茶油的黏度大,含胶质多,因此油渣过滤分离比较困难,常用的方法是板框过滤。需要通过工作人员对滤板进行晃动,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山茶油的过滤分离提纯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分离滤板堵塞现象,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纯化设备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纯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纯化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顶部设有密封板,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的两侧均通过导向板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的一侧固定设有分离提纯箱,所述分离提纯箱的内部设有弧形滤板,所述弧形滤板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弧形滤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分离提纯箱与活动杆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中间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一侧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凸块之间通过活动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凸轮,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弧形滤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二滤板远离所述弧形滤板的一侧设有斜板,所述分离提纯箱的一侧设有出油管,所述弧形滤板的两侧均设有击打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击打装置包括击打板,所述击打板的一端固定与所述弧形滤板的两侧,所述击打板的一侧设有击打块,所述击打块的一侧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分离提纯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均通过活动销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的一端通过连接合页与所述箱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密封板的另一端设有凸板,所述凸板通过锁紧螺栓与所述箱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支撑柱,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支撑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一侧面设有透明观察窗口,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设有若干支撑垫。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两侧固定横杆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分离提纯箱的贯穿处设有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山县大成仓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玉山县大成仓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6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铁驱动的手术夹钳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