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有双面涂覆压轧装置的微量给液轧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9138.2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4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雅 |
主分类号: | D06B1/16 | 分类号: | D06B1/16;D06B23/02;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雨 |
地址: | 5239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双面 涂覆压轧 装置 微量 液轧车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双面涂覆压轧装置的微量给液轧车,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浸轧方式存在压轧后布料的带液量偏高,造成后续高温烘干过程中染料的泳移问题以及能耗偏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双面涂覆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带液辊、第一刮刀组件、第二带液辊、第二刮刀组件;第一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片,第一刀片固定于第一刀架上,第一刮刀组件与第一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一储液区;第二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二刀架、第二刀片,第二刀片固定于第二刀架上,第二刮刀组件与第二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二储液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双面涂覆压轧装置的微量给液轧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纺织品的印染加工过程中,需将布料轧涂染液或各种化学溶液,然后把带有染液的布料加热烘干、发色、固色,传统的轧涂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均匀轧车、重载轧车等,但是这些方式压轧布料后的带液量偏高,容易造成后续高温烘干过程中染料的泳移现象,影响产品品质,并且烘干过程消耗的能耗过高,不利于节能环保。
因此,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设置有双面涂覆压轧装置的微量给液轧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双面涂覆压轧装置的微量给液轧车,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浸轧方式存在压轧后布料的带液量偏高,造成后续高温烘干过程中染料的泳移问题以及能耗偏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双面涂覆压轧装置的微量给液轧车,包括机架、双面涂覆压轧装置、给液装置以及动力装置;
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行程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且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行程调节装置可相对所述第一机架进行移动;
所述双面涂覆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带液辊、第一刮刀组件、第二带液辊、第二刮刀组件以及第一压力装置;
所述第一带液辊与所述第一刮刀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片以及第一进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进退调节装置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刀架连接,所述第一刀片固定于第一刀架上,所述第一刀片的刀口可调节地压制在所述第一带液辊的外圆面,所述第一刮刀组件与所述第一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一储液区;
所述第二带液辊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二刮刀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或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二刀架、第二刀片以及第二进退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进退调节装置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或所述第一机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刀架连接,所述第二刀片固定于第二刀架上,所述第二刀片的刀口可调节地压制在所述第二带液辊的外圆面,所述第二刮刀组件与所述第二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二储液区;
所述第一带液辊和所述第二带液辊均为钢制或陶瓷表面的带液辊,所述第一带液辊的外圆面和所述第二带液辊的外圆面均设置有凹部或凸部;
所述第一带液辊和所述第二带液辊的运转方向相反;
所述给液装置至少包括料桶、接料槽以及管道,所述第一刮刀组件、所述第二刮刀组件均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料桶连接,所述料桶设置于所述双面涂覆压轧装置的上方或侧旁,所述接料槽设置于所述机架内侧,并位于所述双面涂覆压轧装置的下方或两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刮刀组件还包括第一左挡板和第一右挡板,所述第一左挡板和所述第一右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带液辊与第一刀片的两端,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第一刀片的两端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左挡板和第一右挡板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第一刀片形成第一储液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雅,未经李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9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