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流式水泵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9163.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4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正义;陈连萍;李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龙阀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1/122;F16K4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流 水泵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流式水泵控制阀,包括相互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的上阀体和下阀体以及设置在控制阀内形成环形流道的导流体、导流体座和下阀体内壳,该控制阀还包括由主轴、水缸筒、水缸盖和活塞组成的压力驱动组件以及控制阀组合件,所述的主轴下端依次穿过导流体、导流体座和水缸盖与设置在水缸筒内的活塞通过锁紧螺母锁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缓开防跳闸、断电极速闭合、防水锤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系统的水泵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流式水泵控制阀。
背景技术
在供水系统中,为了保证水泵的正常运用,防止:(1)开泵时,液体流动的加速度和水泵运转的加速度同步,导致电机在运转初期负载过大,电流升值太高而跳闸(2),运行结束停泵时,止回方式不科学而导致水锤产生,水泵的出口端必须安装多种功能的水泵控制阀。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有截止型自力式水泵控制阀、旋启型大小阀瓣水泵控制阀(简称管力阀),液压驱动型止回蝶阀(简称液控蝶阀),以及轴流式速闭止回阀+电动蝶阀,上述这些阀门存在流阻大、故障率高,成本高,维护及操作复杂等缺陷。
中国专利CN2675984公开了一种水泵控制阀,采购Y型双腔隔膜控制形式,虽在开泵时具备缓开功能,但在关闭时采用全程缓闭,这会产生很大的倒流速度,实践证实,如果在关阀前已形成很大的倒流速度,控制腔最后是无法控制阀瓣的关闭速度,最后导致水锤产生,另外Y型体形较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轴流式水泵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轴流式水泵控制阀,包括相互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的上阀体和下阀体以及设置在控制阀内形成环形流道的导流体、导流体座和下阀体内壳,该控制阀还包括由主轴、水缸筒、水缸盖和活塞组成的压力驱动组件以及控制阀组合件,所述的主轴下端依次穿过导流体、导流体座和水缸盖与设置在水缸筒内的活塞通过锁紧螺母锁定。
所述的导流体座与下阀体内壳相互通过螺钉固定扣合成中空的梭型结构,所述的水缸筒固定设置在中空的下阀体内壳内并且通过固定在导流体座底部的水缸盖密封扣合,所述的活塞受主轴的驱动在水缸筒内上下运动,并将水缸筒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的下腔通过下阀体内壳上的通孔与下阀体内流道连通。
所述的下阀体内壳的内壁与水缸筒外壁之间形成一环状密封腔,该环状密封腔通过水缸盖内的通道与上腔连通,并且通过控制阀组合件与外界连通实现排空。
所述的下阀体内壳与下阀体之间形成截面积依次减小的环形进口流道,所述的导流体包括通过连接板相互连接的中部固定套和环形导流主体,该环形导流主体的截面呈水滴状,其内表面呈竖直的筒状,外表面呈圆锥台状,环形导流主体的内表面与导流体座外表面之间形成内出口流道,环形导流主体的外表面与上阀体内壁形成环形外出口流道。
该控制阀在进口流道分别与内出口流道和外出口流道连通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环形的内阀座和外阀座,所述的环形导流主体的下表面设有通过伸缩单元实现伸缩运动的圆环形阀瓣,该阀瓣分别与圆环形的内阀座和外阀座形成密封副,当圆环形阀瓣回缩后形成平滑的下表面。
所述的内阀座和外阀座通过密封胶固定并形成过盈配合。
所述的伸缩单元设置在环形导流主体内,包括弹簧、簧片和压块,所述的压块和簧片均设有多个,每个压块分别与阀瓣配合,每个簧片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压块紧固,另一端与弹簧连接。
所述的控制阀组合件包括与第一子管路、第二子管路以及通过三通分别与第一子管路和第二子管路连接的第三子管路,该第一子管路一端与环形外出口流道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三子管路与外界连通实现排空,所述的第二子管路一端与环状密封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三子管路与外界连通实现排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龙阀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龙阀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9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