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9958.1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7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桥;宋广军;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世桥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A61M16/06;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63500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吸氧 人工 呼吸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面罩、堵嘴塞、加湿桶和挤压箱,面罩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堵嘴塞。通过堵嘴塞和限位槽的搭配设置,从而将堵嘴塞塞入患者口腔的时候,利用限位槽方便患者对其进行固定,提升了使用效率,通过绑带的设置,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装置实用性,堵嘴塞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输气管远离堵嘴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湿桶,面罩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流仓,面罩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通过束管桶和拉力弹簧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对输气管进行收纳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
人工呼吸器是抢救危重病人不可缺少的设备,它是用机械的方法维持和辅助病人呼吸的一种装置,临床使用人工呼吸器比较普遍,常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呼吸管理,目前,医院里对于呼吸停止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对有效快捷的方法,但由于医者与患者口对口直接接触,容易传播疾病,危机医者的健康,人工呼吸器在急救过程中可以避免使医护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防止疾病交叉感染。
传统的人工呼吸器结构比较简单,功能比较单一,一般的人工呼吸器是在人工呼吸管上设置有气囊,在病人需要急救的情况下,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挤压气囊来给病人输氧的,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不高,还对医护人员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会危害病人的生命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面罩、堵嘴塞、加湿桶和挤压箱,所述面罩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堵嘴塞,所述堵嘴塞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输气管远离堵嘴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湿桶,所述面罩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流仓,所述面罩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
可选的,所述加湿桶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刻度尺,所述加湿桶的底部通过输气管固定连接有挤压箱。
可选的,所述挤压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
可选的,所述电机箱的通过垫块固定连接有电机。
可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气囊。
可选的,所述挤压箱的底部通过输气管固定连接有束管桶,所述束管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力弹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通过堵嘴塞和限位槽的搭配设置,从而将堵嘴塞塞入患者口腔的时候,利用限位槽方便患者对其进行固定,提升了使用效率,通过绑带的设置,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装置实用性。
2、该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经挤压箱、电机、凸轮和橡胶气囊的搭配设置,使用时电机带动凸轮旋转,进而通过凸轮挤压橡胶气囊,从而起到了人工呼吸的作用,减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束管桶和拉力弹簧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对输气管进行收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挤压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世桥,未经李世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99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用静脉采血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可降温猪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