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创面的贴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1198.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1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娇;章庆国;张飞;赵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艾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P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白月霞 |
地址: | 1026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创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创面的贴膜,包括;基质层,所述基质层的下表面连接有背衬层,所述基质层的上表面连接有保护层;储药囊,所述储药囊内储存有液体药剂,所述储药囊设置在所述基质层内;刺针,所述刺针适于刺破所述储药囊以使所述储药囊内的所述液体药剂渗透至基质层内。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创面的贴膜:通过刺针将储药囊刺破,以使储药囊内的液体药剂流出,流出的液体药剂渗透到基质层内,并且通过背衬层与创伤面接触,以更好地对创伤面进行治疗,避免药剂不足导致创伤面恢复较慢的现象发生,具有很实用的临床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创面的贴膜。
背景技术
在医疗技术领域中,在创伤面的面积较大时,往往由于贴膜中储存的药剂不足或贴膜中只能存储固态药物,从而使药剂无法与创面形成有效的结合,故不能很好地对创面进行治疗,因此,设计一种能补充药剂或存储非固态药剂的贴膜尤为重要,其能更好地对创伤面进行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创面的贴膜,以便于对基质层补充液体药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创面的贴膜,包括;
基质层,所述基质层的下表面连接有背衬层,所述基质层的上表面连接有保护层;
用于存储药剂的储药囊,所述储药囊设置在所述基质层内;
刺针,所述刺针适于刺破所述储药囊以使所述储药囊内的液体药剂渗透至基质层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质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储药囊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有海绵层,所述储药囊与所述海绵层相接触,所述海绵层适于存储从所述储药囊内流出的所述液体药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上开设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与所述储药囊正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可拆卸地连接有防护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具有伸入部,所述伸入部伸入所述操作口内并抵接于所述储药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通过胶水与所述防护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药囊为多个,多个所述储药囊间隔设置在所述基质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背衬层由无纺布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护层由玻璃纸或塑料薄膜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创面的贴膜的特点及优点是:该贴膜结构设置巧妙,专门设计了储药囊/凹槽等结构,以使能够放置更大量的药物或能够存储液体药剂,然后通过刺针将储药囊刺破,以使储药囊内的药剂流出,流出的药剂渗透到基质层内,并且通过背衬层与创伤面接触,以更好地对创伤面进行治疗,避免药剂不足导致创伤面恢复较慢的现象发生,具有很实用的临床价值。因此,储药囊/凹槽、基质层、刺针等的设置或其位置关系等均使得本贴膜实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创面的贴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创面的贴膜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艾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艾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1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FCR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