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防堵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1671.2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2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腾科宝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张积峰 |
地址: | 530033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防堵吸引管,包括主管体、连接头、吸引导管和侧吸引管;主管体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套设于内管外;内管上设有若干吸引孔;主管体的一端设有容纳腔,主管体与容纳腔之间设有过滤网,且容纳腔与吸引导管相连接;主管体的另一端与连接头相连接;侧吸引管的两端分别与主管体和吸引导管相连通,且侧吸引管与吸引导管之间设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堵吸引管,通过设有侧吸引管,且侧吸引管与吸引导管之间设有过滤网,使得进入吸引导管的固体和液体能够实现分流,从而避免了块状物堵塞吸引管,提升了吸引管的防堵塞能力;同时,内管上的吸引孔可将吸力分散至内管的管壁上,避免了吸力过大而造成患者患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防堵吸引管。
背景技术
吸引管为手术辅助器械,吸引管主要用于骨科、胸外科等科室的手术,使用时,吸引管连接至抽吸设备,吸引管在抽吸设备的吸力作用下,将手术过程中患处渗出的体液或血液引流抽走,从而保证手术过程中视野清晰。
现有的吸引管在使用时,吸引体液或血液时容易被液体中的血凝块、破碎组织或碎骨等块状物堵塞,导致吸引效果不佳,严重堵塞时需要对吸引管进行更换,导致手术中断,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防堵吸引管在手术使用时容易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现提供一种新型的防堵吸引管,包括主管体、连接头、吸引导管和侧吸引管;
所述主管体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所述内管上设有若干吸引孔;所述主管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接;所述主管体的另一端设有容纳腔,所述主管体与所述容纳腔之间设有过滤网,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吸引导管相连接;
所述侧吸引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管体和所述吸引导管相连接,且所述侧吸引管与所述吸引导管之间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吸引孔均匀设于所述内管的管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侧吸引孔,所述侧吸引孔设于所述吸引导管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侧吸引孔的四周设有若干防止块状物堵塞所述侧吸引孔的凸起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为半球形或半椭圆形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漏橡胶圈,所述防漏橡胶圈设于所述连接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的外壁上设有防止滑动的凸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防堵吸引管,通过在吸引导管上设有侧吸引管,且侧吸引管与吸引导管之间设有过滤网,使得吸引管吸引体液或血液时,进入吸引导管的块状物和液体能够实现分流,块状物留在容纳腔内,液体则通过侧吸引管被抽吸至主管体内,从而避免了块状物堵塞吸引管,提升了吸引管的防堵塞能力;同时,通过在内管上设有吸引孔,吸引孔可将抽吸设备的吸力分散至内管的管壁上,避免了抽吸设备吸力过大而造成患者患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堵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堵吸引管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主管体 11外管 12内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腾科宝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腾科宝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16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电除尘的石墨烯洁净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虫蛀亚麻涤纶复合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