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4814.5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4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瑜;程军;闫建芳;郭博渊;王法军;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4 | 分类号: | F24F1/0014;F24F13/14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设有可旋转的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所述副导风板位于所述主导风板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所述出风口的外边沿设有弧形部;所述副导风板的的弧面部分的曲率与弧形部的弧形表面曲率相一致;所述空调室内机关闭时,所述副导风板覆盖住弧形部;本实用新型于出风口处的弧形部与副导风板形状相一致,能够在不使用副导风板时,将副导风板覆盖住所述弧形部,以对副导风板加以藏匿;而在使用时通过独立控制两个导风板打开送风,以沿出风方向,于所述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之间能够形成渐缩式的出风通道,以提高风速,从而增大送风距离,并提高送风准确度,改善送风效果,尤其是改善热风落地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天花机多为单导风板结构。其中导风板有宽有窄,在使用窄导风板时,存在送风效果较差的问题,送风距离近,送风范围小,特别是制热时很难实现热风落地;使用宽导风板时,若采用曲面,易出现挡风的问题,通常截面形状简单,但简单截面形状一定程度上影响天花机的导风效果;同时,宽导风板表面及出风口四周易出现凝露问题。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体;
面板,设于所述机体下部;
进风口,形成于面板的中间区域;
出风口,形成于面板上;多个出风口围绕进风口分布;
弧形部,设于出风口的外边沿;
主导风板,可旋转地设于出风口处;
副导风板,可旋转地设于出风口处,并位于主导风板远离进风口的一侧;副导风板的弧面部分的曲率与弧形部的弧形表面曲率相一致;
空调室内机关闭时,副导风板覆盖住弧形部;
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同时打开送风时,沿出风方向,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共同限定出渐缩式的出风通道。
优选的,面板具有面板部,面板部位于弧形部远离进风口的一侧;面板部与出风口连接且从出风口的外端向外延伸。
优选的,弧形部的弧形表面位于面板部的下表面的上侧;弧形部的弧形表面的外端部与面板部的下表面的内端部之间设有将两者连接的连接面;弧形部的弧形表面、面板部下表面所在的平面及连接面形成导风板容置空间;空调室内机关闭时,副导风板位于导风板容置空间内。
优选的,空调室内机关闭时,副导风板的外端面与连接弧形部与面板部的连接面相配合;且副导风板的下表面与面板部的下表面所在平面相切。
优选的,空调室内机关闭时,主导风板的下表面与面板部的下表面所在平面相切。
优选的,副导风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有副驱动电机的支承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副导风板的自由端以副导风板的支承端为中心旋转。
优选的,主导风板的相对两端部均设置连接端板,连接端板垂直于主导风板;且连接端板上设有主旋转轴,主旋转轴平行于主导风板。
优选的,主旋转轴位于支承端的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且于竖直方向上,主旋转轴位于支承端的上方。
优选的,副导风板的宽度小于主导风板的宽度。
优选的,副导风板的曲率大于主导风板的曲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4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窑支撑结构及回转窑
- 下一篇:一种高效收集厂房灰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