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辅助缝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6486.2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3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万小红;叶霖;熊磊;邓胜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8 | 分类号: | A61B17/08;A61B90/00;A61B9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辅助 缝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辅助缝合装置,包括主牵拉架和副牵拉架,所述主牵拉架由固定杆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杆两端的第一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是由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组成的L型结构,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止回槽,所述副牵拉架由固定杆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杆两端的第二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二连接杆是由第二横杆和第二竖杆组成的L型结构,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与所述止回槽配合的止回齿,所述固定杆底部设有皮肤贴合层。本实用新型用于缝合皮肤时对皮肤进行牵拉,减小皮肤张力,便于皮肤缝合操作,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辅助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缝合是外科的基本技术,外科医生在进行皮肤伤口缝合时,经常会碰见各种类型的伤口和各种性质的皮肤,很多老年病人或者肥胖病人因为皮肤松弛没有弹性,或者皮下脂肪层太厚导致皮肤张力过大,伤口缝合时不能很好的对正皮肤,加大伤口缝合的难度,医护人员为了加快缝合速度,通常会使用传统的结节缝合方法,这种方法缝合后会留下较大的瘢痕,影响美观,也增大了伤口感染的几率。专利号为ZL201320022371.0的专利通过在弧形滑杆的两端设置一对可以沿着弧形滑杆单向移动的对合针槽,对合针槽里安装对合针,可以将患者的皮肤牵拉后进行对合,方便进行后续的缝合,但是这种结构需要在将皮肤牵拉对合后通过由一人双手保持对合状态,缝合由另一人操作,浪费人力,且只能牵拉伤口两侧的皮肤,无法对伤口同一侧的皮肤进行延展拉伸,不适用于需要将伤口同一侧较松弛的皮肤进行延展拉伸以便对正缝合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皮肤辅助缝合装置,用于缝合皮肤时对皮肤进行牵拉,解决现有的皮肤牵拉方式需要两人才能操作,浪费人力,且无法对伤口同一侧的皮肤进行延展拉伸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辅助缝合装置,包括主牵拉架和副牵拉架,所述主牵拉架由固定杆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杆两端的第一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是由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组成的L型结构,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止回槽,所述副牵拉架由固定杆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杆两端的第二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二连接杆是由第二横杆和第二竖杆组成的L型结构,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与所述止回槽配合的止回齿,所述固定杆底部设有皮肤贴合层。
所述主牵拉架和所述副牵拉架分别通过所述固定杆上的所述皮肤贴合层固定在伤口两侧的皮肤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对齐,所述第一横杆上的所述连接槽与所述第二横杆上的所述连接头对正,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连接槽内,通过所述止回槽和所述止回齿的配合,所述连接头只能在所述连接槽内单向滑动,伤口两侧的皮肤在所述主牵拉架和所述副牵拉架相互拉力的作用下拉紧,皮肤被拉紧后不会松脱,医护人员单人即可完成皮肤拉紧和缝合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为弧形,以便操作时供医护人员握住所述固定杆对皮肤进行拉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为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紧固螺钉,通过调节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可以对伤口同一侧的皮肤进行延展拉伸,方便皮肤的对正缝合,拉伸完毕后通过所述紧固螺钉锁紧所述固定杆防止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止回槽和所述止回齿均为三角形,保证所述止回齿在所述止回槽内只能单向滑动,保证皮肤拉紧后的紧固效果。
(三)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伤口两侧设置主牵拉架和副牵拉架,主牵拉架和副牵拉架上设置可以通过单向滑动锁紧的连接槽和连接头,可以在拉紧皮肤对正后无需人力固定即可进行缝合,避免人力浪费;(2)通过将伤口同一侧设置的固定杆设计成可以调节的伸缩杆,可以对伤口同一侧皮肤也进行延展拉伸,以便进一步的对正缝合皮肤,利于皮肤缝合操作和伤口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6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加工用辅助台
- 下一篇:一种卷曲机侧板回转铜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