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暂堵剂入井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6851.X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7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余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6;B01F15/02;B01F15/00;E21B33/13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地址: | 430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暂堵剂入井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暂堵剂入井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固定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转动轴和叶片,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与叶片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腔,且加热腔的内壁固定有电热管,所述箱体下端固定的出料管上固定有阀门,且出料管下端焊接的第一法兰盘的下端抵接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固定在运输管的上端,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安装的螺栓上安装有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出料管、阀门、运输管、电热管、螺栓、螺母、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PLC控制器,解决了暂堵剂入井控制装置不易安装入井增加人们的负担和没有干燥功能长时间存储暂堵剂易潮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暂堵剂入井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暂堵剂能暂时降低地层渗透性或暂时封堵高渗透油层的物质。与水溶性聚合物混合后注人井内,在压差的作用下能够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油层暂堵带,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自行或人工解堵。常常用在石油工程中,而暂堵剂在入井时需要控制装置控制入井的量。目前,现有的暂堵剂入井控制装置不易安装入井,增加人们的负担,且没有干燥功能,长时间存储暂堵剂易潮湿,而潮湿的暂堵剂易堵塞管道,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暂堵剂入井控制装置,以解决暂堵剂入井控制装置不易安装入井增加人们的负担和没有干燥功能长时间存储暂堵剂易潮湿的问题。
一种新型暂堵剂入井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固定有搅拌机构,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腔,且加热腔的内壁固定有电热管,所述箱体下端固定的出料管上固定有阀门,且出料管下端焊接的第一法兰盘的下端抵接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固定在运输管的上端,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安装的螺栓上安装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暂堵剂入井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出料管、阀门、运输管、螺栓、螺母、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解决了暂堵剂入井控制装置不易安装入井增加人们的负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螺栓从上到下依次穿过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与螺母固定连接,可先将运输管上端的第二法兰盘对准出料管下端的第一法兰盘,然后将螺栓从上到下依次穿过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再旋转螺母与螺栓连接固定即可,达到易固定的效果,而本实用新型的出料管上固定有阀门,可旋转打开阀门,打开后,箱体内的暂堵剂会由于重力的作用依次通过出料管和运输管进入井内,达到暂堵剂易入井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机构、电热管和PLC控制器,解决了暂堵剂入井控制装置没有干燥功能长时间存储暂堵剂易潮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腔,且加热腔的内壁固定有电热管,当箱体内的暂堵剂潮湿时,可通过PLC控制器接通电热管的电源,接通电源的电热管会散发热,利用热的传递性将热传向箱体内暂堵剂中,然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搅拌机构的伺服电机运转,伺服电机运转会通过转动轴带动叶片旋转,旋转的叶片会搅拌箱体内的暂堵剂,可快速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出料管和运输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箱体;2、入料管;3、搅拌机构;4、支撑架;5、出料管;6、阀门;7、运输管;8、加热腔;9、电热管;10、伺服电机;11、轴承;12、转动轴;13、叶片;14、螺栓;15、螺母;16、第一法兰盘;17、第二法兰盘;18、PLC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6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