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铆深度能调节的电机铁芯自动叠铆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7149.5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7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印光宇;周兴;徐兆明;施洲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上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9/03;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调节 电机 自动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铆深度能调节的电机铁芯自动叠铆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叠铆凸模、叠铆凹模、卸料板座和深度调节机构;深度调节机构包括上垫板、凸模行程调节弹簧和深度调节垫片;上垫板通过凸模行程调节弹簧与卸料板座相连,当凸模行程调节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垫板顶部与上模座底部之间具有深度调节间隙;深度调节垫片可拆卸式设在上垫板顶部或上模座底部的深度间隙内;叠铆凸模安装在上垫板底部,并能与叠铆凹模相配合。本申请通过增加不同高度的深度调节垫片,实现对叠铆凸模进入叠铆凹模的深度进行调节,也即调节叠铆深度,进而能够克服冲床设备陈旧等导致的叠铆深度不一的问题,从而使得铆点高度保持一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铁芯领域,特别是一种叠铆深度能调节的电机铁芯自动叠铆模具。
背景技术
电机铁芯是由一片一片的硅钢片叠铆而成,而电机铁芯自动叠铆模具就是将一片一片的硅钢片叠铆成形的模具。硅钢片叠铆时,需要在上一片硅钢片上冲出凸出的铆点,并将此铆点压入下一片硅钢片。
然而,上述凸出的铆点与下一片硅钢片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会影响相邻两片硅钢片之间的拉力大小。若接触面积小,则相邻两片硅钢片之间的拉力将偏小,拉力太小,将会使电机铁芯断节。为了保证电机铁芯不断节,也即相邻两片硅钢片之间的拉力不超过一个设定值,也即具有一定的叠铆深度。如果叠铆深度过深,将又会使铆点被冲断。故而,叠铆深度,为电机铁芯叠铆时的一个重要参数。
电机铁芯自动叠铆模具,叠铆凸模的精度高,叠铆深度基本能够保证。然而冲床设备陈旧后,各项精度都会出现问题,如果上工作滑块与下工作台面不平行,就可能会直接导致叠铆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不一样,从而影响电机铁芯自动叠铆模具的叠铆深度,进而影响叠铆后的电机铁芯成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叠铆深度能调节的电机铁芯自动叠铆模具,该叠铆深度能调节的电机铁芯自动叠铆模具通过增加不同高度的深度调节垫片,实现对叠铆凸模进入叠铆凹模的深度进行调节,也即调节叠铆深度,进而能够克服冲床设备陈旧等导致的叠铆深度不一的问题,从而使得铆点高度保持一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叠铆深度能调节的电机铁芯自动叠铆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叠铆凸模、叠铆凹模、卸料板座和深度调节机构。
上模座同轴设置在下模座的正上方,且高度能够升降。
叠铆凹模设置在下模座上。
卸料板座通过卸料板弹簧与上模座底部相连接。
深度调节机构包括上垫板、凸模行程调节弹簧和深度调节垫片。
上垫板设置在卸料板座和上模座之间,上垫板通过凸模行程调节弹簧与卸料板座相连接,当凸模行程调节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垫板顶部与上模座底部之间具有深度调节间隙。
深度调节垫片可拆卸式设置在上垫板顶部或上模座底部的深度间隙内。
叠铆凸模安装在上垫板底部,并能从卸料板座中伸出后,与叠铆凹模相配合。
深度调节间隙的高度范围为0.1MM~1MM。
深度调节垫片的数量具有多个,每个深度调节垫片的高度互不相同,深度调节垫片的最大高度不超过深度调节间隙的高度。
上模座底部设置有上限位柱,下模座顶部设置有与下限位柱相配合的下限位柱。
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高度能升降的上下模升降导柱。
卸料板座与上模座之间还设置有高度能升降的卸料板升降导柱。
上垫板与卸料板座之间还设置有高度能升降的凸模升降导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上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上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7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护角工具
- 下一篇:一种排烟窗联动开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