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湖底泥脱水的联合加药进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7714.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1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音;胡保安;董先锋;肖博;张海涛;杨旺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8 | 分类号: | C02F11/14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孙秋媛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湖底 脱水 联合 加药进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河湖底泥脱水的联合加药进溶系统,包括无机絮凝进溶装置和通过管路与无机絮凝进溶装置连接的非无机絮凝进溶装置;无机絮凝进溶装置包括2个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非无机絮凝进溶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第二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和第三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输送泵组与非无机絮凝进溶出药管连通以用于向外输送配制好的非无机絮凝药剂,输送泵组通过连通管路与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连接以用于实现切换输送无机絮凝药剂与非无机絮凝药剂,能够精确控制无机絮凝药剂与非无机絮凝药剂投加量,降低了人工投加药剂的损耗,节省了药剂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湖内源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河湖底泥脱水的联合加药进溶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清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含水量、高污染泥浆。随着城市发展及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如何进行生态清淤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河道底泥环保疏浚作为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重视。环保疏浚是削减河湖内污染源,减小河湖污染负荷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生态清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含水率清淤底泥,为了将清淤底泥中的泥水分离,在泥浆疏浚过程中需要投加絮凝剂,絮凝剂通过电中和吸附细小的泥土颗粒,使得细小的淤泥颗粒絮凝成团,泥水迅速分离,因此,精确控制絮凝剂的投加量对泥浆分离的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以精确控制加药量的加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精确控制加药量、药剂溶解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的用于河湖底泥脱水的联合加药进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河湖底泥脱水的联合加药进溶系统,包括无机絮凝进溶装置和通过管路与所述无机絮凝进溶装置连接的非无机絮凝进溶装置;
所述无机絮凝进溶装置包括2个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2个所述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每个所述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的顶部均设有无机絮凝搅拌器,每个所述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的顶部上均开设有无机絮凝加药口、无机絮凝进水口和输料口,所述无机絮凝进水口与加水支管连通,每个所述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的底部一侧对应设有1个无机絮凝输药泵,所述输料口通过输药管与输药泵的进料端连接,每个所述无机絮凝输药泵的出料端均与无机絮凝出药管连接以用于向外输送配制好的无机絮凝药剂,2个所述无机絮凝输药泵之间设有控制管路以用于2个所述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向外输药或配药的切换;
所述非无机絮凝进溶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第二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和第三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所述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的顶部设有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加药口和非无机絮凝进溶进水口,所述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的顶部设有加药仓,所述加药仓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管与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加药口连接,所述非无机絮凝进溶进水口与外部的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与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的出口分别与混合管连通,所述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的顶部设有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搅拌器,所述第二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的顶部设有第二非无机絮凝进溶搅拌器,所述第三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的顶部设有第三非无机絮凝进溶搅拌器,所述第三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的一侧底部通过输送泵组,所述输送泵组与非无机絮凝进溶出药管连通以用于向外输送配制好的非无机絮凝药剂,所述输送泵组通过连通管路与所述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连接以用于切换无机絮凝药剂与非无机絮凝药剂的输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与加水支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与加水支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以用于通过加水管及加水支管分别向所述无机絮凝进溶装置或非无机絮凝进溶装置内输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药仓的底部设有螺杆推进器,所述螺杆推进器将加药仓内的药剂推送至所述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77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临界CO2复合热泵系统
- 下一篇:一种财务档案管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