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纯度低氧钛粉及低氧钛合金粉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7807.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0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日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2 | 分类号: | B22F9/02;B22F9/04;B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纯度 低氧 钛合金 制备 装置 | ||
提供一种用于高纯度低氧钛粉及低氧钛合金粉的制备装置,在加热炉左端外部设有抽真空管道,贯穿设于加热炉内的炉管左端与后炉门密封固连,加热炉右端外部设有振动机构且振动机构与炉管右端密封连接,振动机构中的振动杆端部伸入炉管内由后炉门定位支撑,振动杆与振动料筒贯穿式偏心固连,所述振动机构与出料机构连接且振动料筒内的物料由振动机构振动粉碎后经出料机构导出储存于与出料机构连通的收粉罐内储存。本实用新型集连续加热氢化、破碎、脱氢为一体,解决了氢化、破碎、脱氢工序单独操作而形成的金属粉末物产的问题,简化了氢化脱氢类金属粉末的制备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金属粉末的质量和纯度,金属粉末粒度细且分布集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粉末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纯度低氧钛粉及低氧钛合金粉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钛粉末在注射成形金属零部件生产、金属热喷涂及金属材料表面熔覆修复等技术领域的应用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金属粉末3D打印技术、3D激光成形技术、3D电子束成形技术等前沿科学也在迅猛发展,以上这些技术领域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所用的原材料大都都是微细球形金属粉末,而微细球形金属粉末的生产制造成本大,从根本上影响了以上技术的发展。以往制取钛及钛合金粉末的方法是成本高的雾化方法,以钛粉和常规的氧含量高的氢化方法的钛粉为原料,目前都不能满足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对其金属粉末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粉末产品的化学纯度、球形率、粒度及粒度分布的高质量等,将是高新技术市场化产业化的基石。所以,用低成本生产高纯度低氧钛及钛合金粉末方法成为了关键。现有技术中,金属粉末制备中氢化、破碎、脱氢的过程大都是分开单独操作的,其中免不了粉尘以及空气对各环节所形成的金属的污染,影响金属粉末的质量,而且单独操作工艺过程复杂,工序多,金属粉末质量受外界影响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高纯度低氧钛粉及低氧钛合金粉的制备装置,集连续加热氢化、破碎、脱氢为一体,使设于加热炉右侧的振动机构与密封炉管内的振动料筒偏心固连,由振动机构驱动振动料筒往复摆动,实现振动料筒内氢化后物料的振动粉碎,并由与驱动机构连接并与振动料筒连通的出料机构将粉碎后的物料导出存放,解决了氢化、破碎、脱氢工序单独操作而形成的金属粉末物产的问题,简化了氢化脱氢类金属粉末的制备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金属粉末的质量和纯度,金属粉末粒度细且分布集中,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高纯度低氧钛粉及低氧钛合金粉的制备装置,具有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左端外部设有抽真空管道,贯穿设于加热炉内的炉管左端与后炉门密封固连,所述抽真空管道端部固定于后炉门上并与炉管内部连通,所述加热炉右端外部设有振动机构且振动机构与炉管右端密封连接,所述振动机构中的振动杆端部伸入炉管内由后炉门定位支撑,且振动杆与设于炉管内的振动料筒贯穿式偏心固连,所述振动料筒由振动机构驱动以振动杆轴线为中心往复摆动,所述振动机构与出料机构连接且振动料筒内的物料由振动机构振动粉碎后经出料机构导出储存于与出料机构连通的收粉罐内储存。
其中,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杆、支撑架、振动器和密封座,所述振动杆右端由设于支撑架上端的轴承座支撑,所述支撑架左侧的振动杆上固定有安装板且振动器设于安装板上,所述炉管右端的连接盘与前炉门可拆式密封固连,所述振动杆与前炉门上的偏心孔以及密封座阶梯孔左端间隙配合,且振动杆左端部适配于后炉门内侧壁上的定位槽内,所述密封座通过设于阶梯孔中部的轴承Ⅰ转动安装于振动杆上,与前炉门固定连接的密封座与前炉门上的偏心孔同心设置,所述密封座的阶梯孔内设有分别位于轴承Ⅰ左右两侧的密封圈和轴封,且固定于密封座右端的压盖将轴封抵紧,所述振动器驱动固定于振动杆上的振动料筒往复摆动实现振动料筒内物料的振动粉碎。
进一步地,所述炉管左右两端的连接盘外盘面上均制有凹槽,且凹槽内装有密封圈,所述后炉门和前炉门分别与炉管左端和右端的连接盘螺栓固定为一体,所述前炉门和后炉门侧的炉管内壁上设有隔热屏且分别与后炉门和振动机构连接处的炉管上设有用于降温的冷却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7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