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锻炼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8806.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2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薛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外科 术后 呼吸 锻炼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锻炼护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吹口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设置有阻力结构,所述阻力结构包括支撑部内部转动连接的旋转扇叶,所述支撑部上连接有与旋转扇叶相配合的阻力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方便使用,而且可以调节扇叶的旋转阻力,方便不同的患者使用,同时也可以根据患者处于不同恢复期时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呼吸锻炼,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锻炼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患者做完胸外科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术后早起活动可以促进各方面生理功能的恢复,如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速伤口愈合,增强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患者手术后的第二、三天,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看护人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呼吸锻炼,有利于肺部排痰,因此需要一种呼吸锻炼装置,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而且现有的呼吸康复训练器携带不方便,而且不方便对训练强度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锻炼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进行呼吸康复锻炼以及现有的呼吸康复训练器携带不方便,而且不方便对训练强度进行调节这些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锻炼护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吹口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设置有阻力结构,所述阻力结构包括支撑部内部转动连接的旋转扇叶,所述支撑部上连接有与旋转扇叶相配合的阻力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包括支撑部上转动连接的按压圆板,所述支撑部上滑动连接有与按压圆板相配合的滑柱,所述滑柱下端固接有与旋转扇叶相配合的阻力板,所述滑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按压圆板上固接有旋转盘。
进一步地,所述滑柱上端固接有圆弧顶板,所述按压圆板上设有与圆弧顶板相配合的圆弧曲面槽。
进一步地,所述滑柱上固接有一对限位杆,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滑道;所述滑柱上固接有限位圆环,所述限位圆环位于支撑部内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与吹口部相配合的出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方便使用,而且可以调节扇叶的旋转阻力,方便不同的患者使用,同时也可以根据患者处于不同恢复期时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呼吸锻炼,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柱和阻力板及其它第一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柱和阻力板及其它第二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中A-A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旋转盘,3、旋转扇叶,4、滑柱,5、按压圆板,6、阻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胸外科术后呼吸锻炼护理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吹口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设置有阻力结构,所述阻力结构包括支撑部内部转动连接的旋转扇叶3,所述支撑部上连接有与旋转扇叶3相配合的阻力调节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8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加料的垃圾焚烧炉
- 下一篇:一种污泥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