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冷藏茶叶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9654.3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6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波;肖永清;吴坤;戴家傲;梁瑞鹏;张云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9/00;F25D29/00;F25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冷藏 茶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冷藏茶叶盒,由盒体、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目的在于解决对茶叶长时间存储或运输,温度对茶叶品质和口感的问题以及解决制冷设备体积大的问题。设备采用的是半导体制冷,体积小,重量轻,对环境友好。通过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储藏盒温度的检测与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制冷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1)半导体制冷技术。半导体制冷方式相对于其他制冷方式来说,半导体制冷器的尺寸小,可以制成体积不到1cm³的制冷器;重量轻;无机械传动部分,工作中无噪音,无液态、气态工作介质,不污染环境,制冷参数不受空间方向以及重力影响。通过调节工作电流的大小,可方便调节制冷速率;通过切换电流方向,可使制冷器从制冷状态转变为制热工作状态;作用速度快,使用寿命长,且易于控制。
(2)食品冷藏工艺。红茶由于是全发酵茶,多数情况下常温保存是允许的,对茶叶的品质影响不大。而一些品质较高、原料较细嫩的红茶(例如金骏眉),通常茶黄素含量也较高,在密封的情况下,是可以在冰箱低温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的,这样有利于减慢红茶的褐变速度。研究表明温度对红碎茶贮藏品质影响很大,茶叶在较低温度(0—5℃)条件下贮藏一年,品质成分变化较小,水分也只增加2.11%;而常温处理的茶叶,经过一年贮藏,茶黄素含量减少幅度竟高出低温处理的18倍之多,而茶褐素的增幅却高出2.76倍。这就使得低温贮藏的红碎茶依然保持鲜爽、浓醇,而常温保存的茶却汤色变褐,香味变淡;绿茶与黄茶,很容易被氧化导致鲜度下降,影响口感,故而低温储存最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茶叶常温下长时间存储或运输,降低茶叶品质和口感的问题,也解决了普通制冷系统体积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由盒体、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盒体由盒盖、储藏室、盒底、螺钉组成。制冷系统由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功放电路、微控制器、电源插口组成。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显示器、微控制器组成。
采用低温储藏室对茶叶进行低温储藏,保证茶叶的品质与口感。
储藏室的低温由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共同维持。制冷系统采用半导体制冷,微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传送给功放电路,使功放电路产生设定的电压值,然后利用设定的电压值作用于半导体制冷片来产生相对稳定的低温。改变微控制的控制信号,进而改变设定的电压值,改变电流,然后改变储藏室的温度。
控制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将储藏室的温度采集并传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进行处理后可以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创新点
1.与现在使用的茶叶盒相比,本发明采用低温存储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保存了茶叶的品质与口感。
2.制冷设备采用的是半导体制冷,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机械传动部分,工作中无噪音,无液态、气态工作介质,对环境友好,易于控制。
3.采用了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储藏室温度的检测与调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冷藏茶叶盒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本发明采用的功放电路的上视图。
图3本发明采用的微控制器(MCU)的上视图。
图4盒盖与储藏茶叶盒体的嵌入式连接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9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