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84105.5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4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贮气罐 系统 配套 设备 | ||
1.一种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罐(10)、贮气罐(20)、脱水装置、脱硫装置以及沼渣液缓存罐;
所述厌氧罐(10)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一输气管线(104)进入贮气罐(20);
所述厌氧罐(10)产生的第二渣浆通过渣浆输出管线(108)进入沼渣液缓存罐;
所述贮气罐(20)中的气体通过第二输气管线(201)进入脱水装置;
所述脱水装置通过管道将气体输送至脱硫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罐(10)上还设置有渣浆输入管线(101)、第一加水管路(105)、平衡管线(106)、渣浆溢流管路(107)以及排渣管线(109);
所述渣浆输入管线(101)为厌氧罐(10)的进料管线;
所述第一加水管路(105)连接厂区的一次水;
所述平衡管线(106)的一端连接厌氧罐(10)的顶部,所述平衡管线(106)的另一端与沼渣液缓存罐的顶部连接;
所述渣浆溢流管路(107)设置在厌氧罐(10)的液位上限的部位,所述渣浆溢流管路(107)与沼渣液缓存罐的顶部连接;
所述排渣管线(109)设置在厌氧罐(10)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罐(10)上还设置有第一搅拌机(110)、第二搅拌机(150)以及加热盘管(160);
所述第一搅拌机(110)垂直安装在厌氧罐(10)的中部;
所述第一搅拌机(110)的动力装置设置在厌氧罐(10)的外部,所述第一搅拌机(110)的搅拌装置设置在厌氧罐(10)的内部;
所述第二搅拌机(150)设置在厌氧罐(10)的侧面;
所述第二搅拌机(15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二搅拌机(150)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二搅拌机(150)沿厌氧罐(10)的轴向均匀或非均匀布置;
所述第二搅拌机(150)的搅拌装置延伸至厌氧罐(10)的内部,所述设置第二搅拌机(150)的动力装置设置在厌氧罐(10)的外部;
所述加热盘管(160)设置在厌氧罐(10)的内部并分别与来自外部的热水上水管(103)、热水回水管(1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气罐(20)相连的第一输气管线(104)上设置有第一凝水器(21);
所述贮气罐(20)相连的第二输气管线(201)上设置有第二凝水器(22);
所述贮气罐(20)的底部还设置有放水管线(301);
所述贮气罐(20)的底部设置有集水坑(021),所述贮气罐(20)的外部设置有凝水井(011);
所述放水管线(30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集水坑(021)、凝水井(0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贮气罐系统配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包括第一气水分离器(41)以及第二气水分离器(42);
所述脱硫装置包括第一脱硫罐(51)以及第二脱硫罐(52);
所述第一气水分离器(41)、第二气水分离器(42)分别通过第三输气管线(402)、第四输气管线(403)与第二输气管线(201)连接;
所述第一气水分离器(41)通过第五输气管线(412)连接第一脱硫罐(51);
所述第二气水分离器(42)通过第六输气管线(411)连接第二脱硫罐(52);
所述第一脱硫罐(51)、第二脱硫罐(52)分别通过第七输气管线(421)、第八输气管线(422)与输气总管(423)连接;
所述第二输气管线(201)上设置有流量计;
所述输气总管(423)上设置有气体检测仪(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41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煤灰砖切断装置
- 下一篇:适用于柔性膜囊的贮气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