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管校直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85808.X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5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马普娟;张建胜;张伟;任召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秦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富丽娟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管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管校直工装,包括工作台、校直筒,所述工作台上适配所述校直筒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立柱下端穿过所述工作台并连接有液压缸,所述工作台上位于所述龙门架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铜管支撑座,所述工作台上位于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下方设有适配所述校直筒的支座,将校直筒套装在铜管外,铜管的两端分别放置在龙门架两侧的铜管支撑座上,移动铜管及校直筒至铜管需要校直的区域,启动液压缸带动龙门架向下运动,龙门架的横梁的挤压使校直筒向下运动,对铜管进行校直,结构简单,校直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管校直工装。
背景技术
特高压直流输电是指±8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及相关技术。特高压直流输电的主要特点是输送电压等级高、容量大、输电距离远;其核心部件是导电杆,导电杆采用超导紫铜材料制成,部件重量达到3吨多,由于其紫铜材质软,铜管直径大,壁薄,铜管在生产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弯曲等情况,其直线度差,达不到规定要求。因此,亟需要一种能对铜管进行校直的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铜管直线度差,达不到规定要求,特提供一种对铜管进行校直的工装。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管校直工装,包括工作台、校直筒,所述工作台上适配所述校直筒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立柱下端穿过所述工作台并连接有液压缸,所述工作台上位于所述龙门架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铜管支撑座,所述工作台上位于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下方设有适配所述校直筒的支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龙门架的两立柱的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液压缸。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铜管支撑座上开设有半圆弧凹槽。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铜管支撑座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工作台上设有滑槽,所述铜管支撑座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并可以沿所述滑槽滑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滑槽为两组,且所述滑槽分别位于所述铜管支撑座的前后两侧,所述滑块的侧壁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滑槽的侧壁贴合并可以沿所述滑槽的侧壁滚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校直筒套装在铜管外,铜管的两端分别放置在龙门架两侧的铜管支撑座上,移动校直筒至铜管需要校直的区域,启动液压缸带动龙门架向下运动,龙门架的横梁的挤压使校直筒向下运动,对铜管进行校直,结构简单,校直准确度高。
2、龙门架的两立柱的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后再与液压缸动力连接,设置一台液压缸即可带动龙门架向下运动,且能保证龙门架运动更加平稳,提高校直的精度。
3、铜管支撑座与工作台滑动连接,可根据铜管长度的不同,以及铜管上需校直部位的不同,调节铜管支撑座的位置使需校直部分位于龙门架内,只需要移动铜管支撑座即可实现,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铜管支撑座与工作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秦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中秦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58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