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管道紧密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0221.8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4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日腾飞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6 | 分类号: | B29C65/56;B29C65/7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管道 紧密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管道紧密连接装置,包括包括紧固机构和两个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的内部均设置有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与连接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紧固机构设置在两个连接机构的连接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所述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的另一侧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塑料管道紧密连接装置通过挤压密封垫实现密封,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管材,通过紧固机构将两个连接机构紧固,实现管材的密封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更简单方便,操作难度低,连接速度快,拆卸方便,且可用于各种规格的管材连接,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管道紧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管道是指用塑料材质制成的管子的通称,塑料管道具有自重轻,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节省能源,节省金属,改善生活环境,使用寿命长,安全方便等特点,受到管道工程界的青睐,近10年,在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我国塑料管道在化工建材大发展的背景下经历着高速发展,2010年全国塑料管道产量超过800万吨,其中广东、浙江、山东占据产量的42%,塑料管道在多个领域相对传统金属管、混凝土管都具备较多优势,因此获得了较多地区的推荐使用。
塑料管材连接方法的热熔连接最为普遍,连接前,需先清除塑料管材管道及附件上的灰尘及异物,然后进行热熔,热熔完成后,立即把管子与管件从加热套与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地、均匀用力插入到所要求的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在规定的加热时间内,刚熔接好的接头还可进行校正,但严禁旋转,塑料管材和管件加热时,应防止加热过度,使厚度变薄。塑料管材在管配件内变形,在热熔插管和校正时,严禁旋转。操作现场不得有明火,严禁对塑料管材用明火烘弯,将加热后的塑料管材和管件垂直对准推进时用力要轻,防止弯头弯曲,连接完毕,必须紧握管子与管件保持足够的冷却时间,冷却到一定程度后方可松手,在热熔连接的过程中可能还需要对塑料管材进行切割,管剪刀片卡口应调整到与所切割管径相符,旋转切断时应均匀加力,切断后,断口应用配套整圆器整圆,断管时,断面应同管轴线垂直、无毛刺,然而这种连接方式操作繁琐,作业效率低,不满足目前快速安装的需求,而且这种连接方式依赖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容错度小,且配套的连接管件规格固定,需要分类使用,热熔连接的管材在日后的拆卸步骤也比较繁琐,不便于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塑料管道紧密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管道紧密连接装置,包括紧固机构和两个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的内部均设置有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与连接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紧固机构设置在两个连接机构的连接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所述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的另一侧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所述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的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筒壳,所述筒壳的外表面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筒壳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筒壳远离第二固定螺栓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筒,所述推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下表面设置有燕尾块,所述推送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推送筒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卡环紧密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推块设置有四个,所述推块呈环形阵列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日腾飞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日腾飞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0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