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冲管功能的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0519.9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3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玲;翟晓梅;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冲管功能的输液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设置有药物腔和冲管腔,所述药物腔上设置有药液出口和加药口,所述药物腔和所述冲管腔至少通过两个分隔条隔开,所述分隔条与袋体的内壁形成内腔,所述袋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药物腔和所述冲管腔连通的开启装置,通过开启装置将药物腔和冲管腔连通,使得冲管腔内的生理盐水进入药物腔中,进而生理盐水进入输液管中进行冲管,避免该组药物与下一组药物混合产生反应,影响患者健康,本输液袋使得冲管过程中不需要另外加一袋生理盐水进行冲管,降低了反复挂液的污染几率,减少护士的工作负担、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了患者看病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冲管功能的输液袋。
背景技术
临床上当注射剂序贯静脉滴注,前后两组输液药物成分存在配伍禁忌时,输注完一组液体后残留在壁管的药物会和下一组药物在输液管中发生意想不到的反应,产生沉淀、气泡、变色等而改变药物性质,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危害患者健康,而且常常引发医患纠纷。在药物使用间隔充分冲洗输液管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静脉注射完第一组药物,在更换下一组药物之前,需要进行输液管的冲管,现目前采用的方式主要为:护士将生理盐水袋挂在输液架上,将输液管的大针端由第一组输液袋中取下,插入生理盐水袋的瓶塞中,在冲洗完毕后,再次取下输液管的大针端,插入下一组输液袋中继续输液,由于在输液过程中增加了生理盐水袋,护士在正常过程中,需要将生理盐水袋进行标记(患者的姓名、年龄和床号等),由此增加了护士工作量,且反复拔插大针端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除此之外,冲管液用单独的袋体增加了成本,使得增加了患者看病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在不同的药物之间需要冲管时,大多为护士更换一生理盐水袋进行冲管,增加了护士工作量,且反复拔插大针端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增加了患者看病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冲管功能的输液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冲管功能的输液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设置有药物腔和冲管腔,所述药物腔上设置有药液出口和加药口,所述药物腔和所述冲管腔至少通过两个分隔条隔开,所述分隔条与袋体的内壁形成内腔,所述袋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药物腔和所述冲管腔连通的开启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开启装置为所述分隔条上设置的用于开口的压痕和用于开口的拉条,在药物腔内的液体输完之后,通过在冲管腔的袋体外部捏住拉条打开开口,使得冲管腔内的生理盐水进入药物腔中,进而进入输液管中进行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开启装置为活塞,所述分隔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在药物腔内的液体输完之后,护士通过在冲管腔外部挤压袋体将活塞拔出,使得冲管腔内的生理盐水进入药物腔中,进而进入输液管中进行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开启装置为所述冲管腔或/和所述药物腔的侧壁上设置的尖状凸起,通过该尖状凸起将两个分隔条刺破,使得冲管腔内的生理盐水进入药物腔中,进而进入输液管中进行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分隔条与袋体壁采用弱焊接密封连接,所述分隔条与所述袋体壁的弱焊接整体为所述开启装置,采用弱焊接与袋体连接,护士双手分别抓住袋体的两侧,向外用力牵拉,即可破坏分隔条的密封性,进而将冲管腔和药物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开启装置为开关阀,所述分隔条上设置有通孔,相邻两个分隔条的通孔的边沿密封设置,所述开关阀的阀瓣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开关阀的阀杆设置在所述内腔内,所述开关阀的手柄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外壁,护士转动手柄,进而带动了阀瓣转动,使得阀瓣将分隔条的通孔构成的通道打开,使得冲管腔内的生理盐水进入药物腔中,进而进入输液管中进行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0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