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用便携式听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0662.8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0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诗静;李明;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0004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便携式 听诊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用便携式听诊器,包括合成塑胶板,所述合成塑胶板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块,所述合成塑胶板的底部设置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块,所述合成塑胶板的表面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合成塑胶板的顶部与底部表面均开设有固定槽。该内科用便携式听诊器,通过设置的合成塑胶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使耳件、橡胶管和听筒能够得到有效的固定防护,且节省了收纳空间,通过设置的合成塑胶板和固定槽,使耳件、橡胶管和听筒能够得到妥善的固定安装,通过设置的精品海绵垫,使耳件、橡胶管和听筒能够得到进一步有效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用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用便携式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一种医学仪器,用以聆听身体内的声音,听诊器是医生检查病人、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听诊器自从被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橡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现有的内科用听诊器体积较大,在医生外出出诊时不便于进行携带,且不具备防护结构,无法对听诊器本体进行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科用便携式听诊器,具备便于携带、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坏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内科用听诊器体积较大,在医生外出出诊时不便于进行携带,且不具备防护结构,无法对听诊器本体进行防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用便携式听诊器,包括合成塑胶板,所述合成塑胶板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块,所述合成塑胶板的底部设置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块,所述合成塑胶板的表面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合成塑胶板的顶部与底部表面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填充有精品海绵垫,所述合成塑胶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活动辊,所述合成塑胶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活动辊,所述合成塑胶板的顶部与底部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合成塑胶板顶部固定槽内放置有耳件,所述耳件设置有噪音隔绝罩,所述耳件连接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远离耳件的一端设置有听筒,所述上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挂钩。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辊与上盖板活动连接,所述上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头,该卡头与固定孔的尺寸大小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辊与下盖板活动连接,所述下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头,该卡头与固定孔的尺寸大小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四组,且对称分布于合成塑胶板的顶部与底部。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底部和下盖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对应的固定架结构,上述固定架结构与对应的固定槽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微型挂钩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于上盖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合成塑胶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精品海绵垫内开设有对应的零部件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科用便携式听诊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内科用便携式听诊器,通过设置的合成塑胶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使耳件、橡胶管和听筒能够得到有效的固定防护,且节省了收纳空间,通过设置的合成塑胶板和固定槽,使耳件、橡胶管和听筒能够得到妥善的固定安装,通过设置的精品海绵垫,使耳件、橡胶管和听筒能够得到进一步有效防护,通过设置的微型挂钩,使使用者能够利用微型挂钩将上盖板贴附在衣物表面,进而连同合成塑胶板和下盖板贴附在衣物表面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0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