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GMM的宏微线性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1223.9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0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解甜;喻曹丰;黄其扬;熊美俊;王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6 | 分类号: | H02N2/06;H02N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mm 线性 驱动器 | ||
1.一种基于GMM的宏微线性驱动器,包括壳体(1)、永磁铁(2)、磁轭1(3)、紧固螺钉(4)、微动线圈(5)、GMM棒(6)、输出杆(7)、动子支架(8)、固定基座(9)、直线导轨(10)、光栅(11)、水冷管(12)、微动线圈骨架(13)、直线滚动轴承(14)、滑杆(15)、磁轭2(16)、隔磁套筒(17)、宏动线圈(18)、限位槽(1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固定在固定基座(9)一侧,永磁铁(2)嵌于壳体(1)内侧,组成定子部分,磁轭1(3)通过紧固螺钉(4)固定在动子支架(8),宏动线圈(18)包裹着水冷管(12)置于磁轭1(3)和永磁铁(2)一端的夹层中,磁轭1(3)内部由内向外依次包裹的GMM棒(6)、微动线圈骨架(13)、微动线圈(5)、磁轭2(16)组成微动结构,微动结构嵌入安装在中心部分,与隔磁套筒(17)、磁轭1(3)、宏动线圈(18)组成动子部分,输出杆(7)和滑杆(15)位于轴心两侧,动子支架(8)通过直线导轨(10)安装在固定基座(9)上,并且通过限位槽(19)限制行程,在动子支架(8)和固定基座(9)得同一侧装有光栅(11)用以测量位移;控制器会设定一个30微米的阈值,当输入位移信息后,控制器会启动宏微判断,当输入值小于阈值,启动微动部分运动,微动光栅尺实时进行位置反馈,形成闭环控制运动;当输入值大于阈值,控制器根据预定的控制算法控制宏动部分运动,宏动光栅尺实时反馈位置信息,控制器将反馈值与输入值求差,与阈值进行比较,若到达微动系统可以补偿的范围时,启动微动系统进行补偿,直到实现目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MM的宏微线性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在钕铁硼N38H瓦形永磁铁(2)提供的稳定磁场中,宏动线圈(18)通电,产生的洛伦兹力,推动动子部分轴向移动,获得宏动位移,洛伦兹力的大小与导电材料中电流的大小成正比,通过控制电流来调整宏位移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MM的宏微线性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当宏动系统初次定位结束后,宏动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微动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系统误差做补偿控制,实现二次定位,当微动线圈(5)中通入电流,在GMM棒(6)周围产生稳定的强磁场,在强磁场作用下,GMM棒(6)会沿轴向伸长,获得微位移,可以补偿宏运动的定位精度,从而实现整个运动的精确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MM的宏微线性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温度控制采用水冷温控法,磁轭1(3)充当骨架,外侧绕制一层直径为5mm的铜管用于水冷降温,带走线圈产生的热量,安装在驱动器中也不会因为导磁而影响磁路;铜管按照双螺旋交叉绕制,在保证绕制紧密的情况下也会使水对流换热效率提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MM的宏微线性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使用双“L”形支架作为支撑,动子支架(8)与驱动器的动子结构连接,线圈通入电流后,沿X方向做直线运动;固定基座(9)一侧有定子支架凸台,上方滑杆限位孔中安装有直线滚动轴承,减少线性运动摩擦力;两个支架叠加安放,中间装有直线导轨(10)和限位槽(19)进一步增加运动平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12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气控制柜联锁机构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超宽带双陷波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