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外熊蜂授粉箱用通风调节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2291736.X 申请日: 2019-12-18
公开(公告)号: CN211581259U 公开(公告)日: 2020-09-29
发明(设计)人: 牛庆生;李杰銮;刘玉玲;徐凯;王振伟;牛犇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A01H1/02
代理公司: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代理人: 吴宇
地址: 132000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室外 熊蜂 授粉 通风 调节 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外熊蜂授粉箱用通风调节装置,包括支架、引风管、导风管和驱动装置,所述引风管安装在支架上,且引风管两端开口,引风管的中部截面面积小于引风管的端部截面面积,所述引风管的中部上端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引风管构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弹性部表面贴合有受力板,该受力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架上且能够驱动受力板移动,使得弹性部靠近或者远离引风管的中部下端,所述导风管与引风管的中部下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换气平缓的优点,同时,还能够实现控制通风换气的效率能够避免空气直接灌入授粉箱内是惊扰熊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外熊蜂授粉箱用通风调节装置,其属于熊蜂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熊蜂具有适合深花冠的长喙、个体大、耐低温、具备声震授粉等特性,被普遍认为是温室作物的“理想授粉昆虫”,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熊蜂为设施农作物授粉。熊蜂授粉不但可以提高果蔬产量,还能提高其品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化学方法带来的激素污染,从而有利于农产品安全;使用熊蜂授粉已经成为现代设施农业重要农艺措施。

在自然界,大多数地区熊蜂都是1年1代,极个别的区域有1年2代的情况。熊蜂群的消亡规律,通常是单只蜂王休眠越冬,第2年春季筑巢产卵繁殖,在夏秋蜂群发展到高峰期时产生雄蜂和新蜂王,新王交配后不断的取食花蜜和花粉,待体内的脂肪体积累充分时,再另居它处以休眠的方式越冬,而原蜂群在秋末冬初时自然消亡。这说明,在自然界,熊蜂的授粉应用主要在夏秋季,而对于冬季和早春的温室蔬菜授粉则需要通过人工创造条件改变熊蜂蜂群的生活才能满足要求。

野生熊蜂通常穴居于干燥、安静,避光性较好的场所。熊蜂的性情较温驯,但对周围的响动情况反映敏锐,并易受惊吓。所以,要求饲养熊蜂的房舍要建造在地势高燥,并且远离交通要道的僻静处;室内要通风良好,但要避光,能保持黑暗;饲养室要能防鼠,饲养架要能防振动;饲养室要装配控制精度较高的自动控温控湿设备,用于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饲养室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5℃~30℃,湿度控制在50%左右。

熊蜂在野外进行授粉时,由于地区不同,其气候不同,尤其是在风势较强的地区进行授粉时,现有的熊蜂授粉箱上的通风口一般设置在授粉箱的侧壁,其通风口一般是封闭的,授粉箱内部温湿度较高时需要进行通风换气,以降低授粉箱内部的温度,以保证熊蜂的正常繁殖与生长;需要将通风口打开,此时,若风势较大,空气将会直接灌入授粉箱内,授粉箱内的熊蜂容易出现受惊的现象,影响熊蜂的生长。

在实际的使用中,也有在通风口外侧设置挡风罩,挡风罩下端敞开,避免风直接灌入授粉箱内,但是,这样通风换气的效率不佳。

申请号为:CN201920162602.5,公开号为:CN20948934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熊蜂授粉箱通风装置,涉及蜜蜂授粉箱通风装置领域,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左侧铰接有翻盖,装置本体的前后侧均设有通风槽,通风槽内设有通风网,装置本体的左侧设有抽屉,抽屉内设有糖水盒若干个糖水盒,糖水盒的上方设有网格,网格与装置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伸缩装置的外端与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通风槽的顶端设有导轨,吸湿板设置在导轨内,导轨的顶端设有第三转动轴,滑块与吸湿板通过连接绳连接,连接绳与滑块相切,本实用新型使得在保证日常通风量的同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增加通风量以及进行除湿工作;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仍会出现风灌入装置本体内,惊扰熊蜂,影响熊蜂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授粉箱在通风换气时,空气直接灌入授粉箱内,将会惊扰熊蜂,影响熊蜂的生长的缺陷,提供一种室外熊蜂授粉箱用通风调节装置,该通风调节装置在使用时,不仅具有换气平缓的优点,同时,还能够实现控制通风换气的效率,能够避免空气直接灌入授粉箱内是惊扰熊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未经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17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