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人民币清分业务的冠字号采集物联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2004.2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6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博;赵帆;鲜于应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博焱中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1/50 | 分类号: | G07D11/50;G07D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刘冬静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民币 清分 业务 字号 采集 联网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人民币清分业务的冠字号采集物联网设备,其包括面板外壳、内嵌于面板外壳的触屏一体机、标签打印机、清分机和服务器,面板外壳设置有指纹识别仪、电源开关、关联开关和喇叭,触屏一体机包括ARM主板、无线模块、显示屏、硬盘、USB接口、网口和电源插口,USB接口、网口、电源插口、无线模块、显示屏和硬盘分别连接至ARM主板;该物联网设备能够实现对人民币冠字号的自动采集,将冠字号信息和封装的人民币捆封的信息编号和相关物流信息的自动化绑定并进行储存,方便信息化管理,减少追踪信息的流程,提高了人民币的管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民币的清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人民币清分业务的冠字号采集物联网设备。
背景技术
人民币冠字号码是指人民币纸币正面左下角印有一串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号码,每张纸币的冠字号码都是唯一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现有的人民币清分机/A类点钞机可以读取人民币的冠字号信息,但是这些设备只能将冠字号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本地,或者以一定的格式传输出去。而目前按照人民银行的纸币封装标准,每1000张纸币需要进行封捆,打好的捆会贴一张捆封签,每20捆封装成一袋,每袋用一张袋封签来标识。纸币在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之间,通过封签信息来记录并跟踪物流信息的流动。目前的清分设备无法将其读取到的冠字号码信息与捆封签,袋封签,以及进行人民币清分作业的工作人员,商业银行,人民币物流信息等等关联,导致目前人民币在进行实物流转时,相应的物流信息存在缺失,进而不能更好的支持人民币的全过程周期追溯和流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人民币清分业务的冠字号采集物联网设备,其能够实现对人民币冠字号的自动采集,将冠字号信息和封装的人民币捆封的信息编号和相关物流信息的自动化绑定并进行储存,方便信息化管理,减少追踪信息的流程,提高了人民币的管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用于人民币清分业务的冠字号采集物联网设备,其包括面板外壳、内嵌于面板外壳的触屏一体机、标签打印机、清分机和服务器,面板外壳设置有指纹识别仪,标签打印机连接至触屏一体机设置的接口,触屏一体机设置有ARM主板、无线模块、显示屏和网口,指纹识别仪连接至ARM主板,通过指纹识别仪识别人员信息,识别正确后,人员信息通过ARM主板传递至标签打印机进行绑定,清分机扫描人民币的冠字号信息后通过网口传输并显示在显示屏,标签打印机打印出用于标记捆封的人民币的捆标签和用于标记袋封的人民币的袋标签,捆标签和袋标签上记录有绑定的人员信息,冠字号信息、捆标签、袋标签与发送袋封人民币的物流信息绑定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至服务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清分机具有多个出钞口,显示屏分为多个工作区域,出钞口的数量和工作区域的数量对应,清分机通过网口将出钞口的冠字号信息传输至对应的工作区域,冠字号的数量显示在显示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人员信息包括姓名和编号,通过指纹识别仪进行生物识别而验证工作人员的身份,验证正确后,ARM主板将人员信息传递至标签打印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量达到至少1000张时,标签打印机打印出捆封签,工作人员将捆封签和人民币进行捆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当捆封完成后,工作人员点击显示屏设置的袋封按钮,标签打印机打印出袋封签。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进行袋封时,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枪扫描捆封完成的人民币的捆封签,扫描枪将多个捆封签传递至ARM主板并绑定袋封签。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触屏一体机还设置有硬盘、USB接口和电源插口, ARM主板、无线模块和硬盘内置于面板外壳内,显示屏嵌于面板外壳对外设置的窗口处, USB接口、网口和电源插口设置在面板外壳的表面,USB接口、网口、电源插口、无线模块、显示屏和硬盘分别连接至ARM主板,标签打印机和扫描枪分别通过USB接口连接至 ARM主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博焱中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博焱中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2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码合一的二维码防伪标签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油浸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