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动机构及锁模防撞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2678.2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1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彪;陈珺;张荣;胡本涛;朱帝宏;周文龙;陈天;匡仁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地址: | 52831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桂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锁模防 撞机 | ||
一种止动机构及锁模防撞机构,涉及模具领域。止动机构包括固定块、自第一端向具有限位部的第二端延伸获得的驱动杆,及两端分别被固定块以及第一端止动的弹性件,固定块设有限位槽以及贯穿固定块的安装通道,驱动杆滑动穿过安装通道且与安装通道可相对转动,以通过与安装通道滑动配合及转动配合,实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可选切换,以在安装于模具后对上顶针板进行快速上锁以及解锁;同时其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制作成本低,不仅解决了运输过程中因为振动对模具产生磨损、降低精度和寿命的问题,同时占用模具空间小,只需在方铁侧面开槽钻孔,可操作性、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止动机构及锁模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当前模具在运输的过程中振动大,装配在面针板上的斜顶、顶针由于模具的间隙和运输振动原因,与定模贴合特征会反复的受力摩擦,振动幅度越大,模具相互之间受力摩擦、撞击越大,而一些精密模具斜顶或顶针等尺寸偏小,配合镶件又细又长,且精度要求高,在运输过程中不停的震动和受力摩擦,最终降低精密模具的精度和寿命。
有鉴于此,特此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止动机构及锁模防撞机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止动机构,其包括固定块、自第一端向具有限位部的第二端延伸获得的驱动杆,以及两端分别被固定块以及第一端止动的弹性件。
其中,固定块设有限位槽以及贯穿固定块的安装通道。
驱动杆滑动穿过安装通道,以使第一端以及限位部位于固定块的两侧,驱动杆与安装通道可相对转动,且通过与安装通道滑动配合及转动配合,实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可选切换。
当驱动杆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部嵌设于限位槽内。
当驱动杆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部脱离限位槽并抵靠于固定块的表面,且使固定块与第一端挤压弹性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止动机构,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制作成本低。通过驱动杆与安装通道的滑动配合及转动配合,实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可选切换。
当其安装在模具时,可以快速、方便对上顶针板进行上锁、解锁操作,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止动上顶针板(也即是对上顶针板上锁)时,可以使驱动杆位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端抵靠上顶针板的上表面,同时限位部嵌设于限位槽内,并且由于弹性件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第一端离开上顶针板,保证即使在振动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上下移动与定模摩擦、碰撞的情况,保证止动效果;在不需要抑制上顶针板运动(也即是对上顶针板解锁)时,可以使驱动杆向远离第一端的一侧运动(也即是抽拉驱动杆),使限位部脱离限位槽,然后旋转驱动杆至第二位置使限位部抵靠于固定块的表面即可,此时,一方面由于弹性件的存在,可防止驱动杆抽离安装通道,另一方面由于固定块与第一端挤压弹性件,保证了限位部仅仅的抵靠于固定块的表面,保持第一端未抵靠上顶针板的稳定性,同时将当前状态转换为止动上顶针板时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力。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止动机构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止动机构包括定位块,定位块设置于第一端且与驱动杆共同形成限位台阶,弹性件抵靠于限位台阶。
通过上述定位台阶的设置,有效止动弹性件,同时便于安装弹性件。
可选地,定位块与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便于安装于目标位置,降低安装以及拆卸难度。
为了降低实际的止动过程中,定位块与上顶针板之间的磨损,以及定位块便于插入待安装的孔隙中,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块背离固定块的一端具有斜面,斜面自靠近第二端朝向背离第二端的一侧逐渐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26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位置、励磁式双电源转换开关转换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弹簧热处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