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髓腔内灌注引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4400.9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7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尹科;刘超;喻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1 | 代理人: | 龙腾;黄丽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髓 灌注 引流 系统 | ||
1.骨髓腔内灌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沟槽段(1)、圆管段(2)及分岔段(3);
所述沟槽段(1)设有引流沟槽(1a)、灌注管腔(1b)和加热管腔(1c),所述引流沟槽(1a)、灌注管腔(1b)和加热管腔(1c)沿沟槽段(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分岔段(3)设有互不干涉的灌注通道、加热通道和引流通道,所述灌注通道与沟槽段(1)的灌注管腔(1b)连通,所述加热通道与沟槽段(1)的加热管腔连通,所述灌注通道、加热通道和引流通道经分岔段(3)引出后分成多路,所述引流通道单独为一路,所述引流通道的输入端连通沟槽段(1)的引流沟槽(1a),所述引流通道的输出端连接圆管段(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腔内灌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段(1)的加热管腔(1c)包括进水管路(1c1)和回水管路(1c2),所述分岔段(3)的加热通道包括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进水管路(1c1)的前端连通,所述进水管路(1c1)的末端与回水管路(1c2)的前端连通,所述回水管路(1c2)的末端与出水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腔内灌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腔(1c)前端封闭,在所述加热管腔(1c)内设有电热丝(4),所述电热丝(4)外接电源的引线从分岔段(3)的加热通道中往外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髓腔内灌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1c1)的末端与回水管路(1c2)的前端通过一个中空的U形弯头(5)相连,所述U形弯头(5)与进水管路(1c1)的末端及回水管路(1c2)的前端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髓腔内灌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弯头(5)的两端设有插接头(5a),所述U形弯头(5)两端的插接头(5a)分别插入进水管路(1c1)与回水管路(1c2)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骨髓腔内灌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岔段(3)包括一个整体呈“Y”形的分岔接头(3a),所述分岔接头(3a)包括一个输入端头(3a1)和两个输出端头(3a2),所述加热通道和灌注通道经输入端头(3a1)延伸至其中一个输出端头(3a2)引出,所述引流通道经输入端头(3a1)延伸至另一个输出端头(3a2)引出。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骨髓腔内灌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沟槽段(1)与分岔段(3)的岔口之间设有囊体(6),往所述囊体(6)中充气或注入液体使其膨胀变大可防止沟槽段(1)从骨髓腔中往外脱出,将所述囊体(6)内的气体或液体抽出使得其收缩变小后便可将沟槽段(1)从骨髓腔中抽出。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骨髓腔内灌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沟槽(1a)和/或灌注管腔(1b)和/或加热管腔(1c)的内壁涂覆有功能性涂层,所述功能性涂层为显影涂层、药物活性试剂涂层、缓释药物涂层、导电涂层、导磁涂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髓腔内灌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岔接头(3a)的输入端头(3a1)连接沟槽段(1),所述圆管段(2)连接引流通道所对应的输出端头(3a2),所述加热通道和灌注通道所对应的输出端头(3a2)连接有一根支管(7),所述支管(7)内设有与加热通道相连的加热管道以及与灌注通道相连的灌注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髓腔内灌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7)的末端连接有一个转接头(8),所述转接头(8)上设有加热端口(8a)与灌注端口(8b),所述加热端口(8a)与加热管道连通,所述灌注端口(8b)与灌注管道连通,所述灌注端口(8b)的直径大于导丝直径,导丝可从所述沟槽段(1)的灌注管腔(1b)前端插入再经灌注端口(8b)穿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44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端冷挤压成型的开合模模具
- 下一篇:平锻机凸模吹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