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重力势能的干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4840.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0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董琳;陈海海;张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13/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胡野 |
地址: | 11500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重力 势能 油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重力势能的干油泵:包括与势能机构相连接的齿条,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在齿轮中心设有传动轴,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棘轮和两组曲柄连杆机构,在齿轮上还设有棘爪;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与曲柄、连杆以及活塞杆,活塞杆与缸筒滑接配合;所述缸筒通过注油管路与油箱相连通,同时通过供油管路与用油设备相连通;在注油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在供油管路上设置有换向阀;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结构既可以减少电力设施投入及电能消耗,又可以代替人工注油,提高工作效率。本结构可以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只需要利用重力势能进行工作,不会对生产造成额外负担,有效的利用了剩余的重力势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重力势能的干油泵。
背景技术
在工矿企业中,润滑对设备的保养相当重要。采用油脂的润滑就叫干油润滑,干油润滑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干油润滑通常采用干油泵进行,干油泵主要是以电动或手动的方式将粘度大的润滑脂类注入设备内的一种泵类。电动干油泵需要投入电力设施为其提供电力,运行时消耗电能;手动干油泵,需要人工操作,并且工作效率低。
此外,在工矿企业中,多数的部件需要上下移动,通常上移动时,需要外部作功,而向下回复时,往往通过重力作功或者说通过势能转化即可,在些过程中,势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重力势能的干油泵,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重力势能的干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势能机构相连接的齿条,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在齿轮中心通过轴承连接有传动轴,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棘轮和两组曲柄连杆机构,在齿轮上还设置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的曲柄、与曲柄铰接的连杆以及与连杆铰接的活塞杆,活塞杆与缸筒滑接配合;所述缸筒通过注油管路与油箱相连通,同时通过供油管路与用油设备相连通;在注油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在供油管路上设置有换向阀;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曲柄、连杆以及活塞杆之间依次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在活塞杆下端的活塞上设置有密封圈20。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重力势能作为干油泵的动力代替电能及人工操作,既可以减少电力设施投入及电能消耗,又可以代替人工注油,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活塞杆设计,工作时,可以保证干油泵连续注油。通过棘轮机构的使用,使本结构可以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只需要利用重力势能进行工作,不会对生产造成额外负担,有效的利用了重力势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例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为齿条、2为齿轮、3为棘爪为、4为棘轮、5为传动轴、6为曲柄、7为连杆为、8为活塞杆、9为缸筒、10为油箱、11为单向阀、12为供油管路为、13为注油管路、14为换向阀、15为轴承座、16为销轴、17为轴承、18为底座、20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一种利用重力势能的干油泵,包括与势能机构相连接的齿条1,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2,在齿轮中心通过轴承连接有传动轴5,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棘轮4和两组曲柄连杆机构,在齿轮上还设置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4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