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件淬火热处理自动转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5548.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7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钧;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王力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6/00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田略宇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淬火 热处理 自动 装置 | ||
一种钢件淬火热处理自动转活装置,涉及钢件淬火设备技术领域,在壳体的顶部设有支撑梁和上吊环,壳体内的底部面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轴承,轴承上设有芯轴,芯轴的底部设有下吊环,下吊环从壳体底部的开口穿出,芯轴的顶部面上设有大齿轮,壳体上设有电机,电机的主轴上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上的齿与大齿轮上的齿相啮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经反复实验验证可行性强,安全可靠,解决了人工转动淬火工件的难题,通过使用该装置能够实现自动转动淬火工件的目的,实现机器代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件淬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件淬火热处理自动转活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钢件热淬火热处理是将钢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要使钢中高温相——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转变成低温亚稳相——马氏体,冷却速度必须大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但是钢件如果只是相对静置于淬火介质池中,与工件表面接触的淬火液体介质局部温度较高,工件冷却慢,必然降低淬火质量,一种方案是转动工件,将淬火液体介质形成湍流,加速与工件表面接触的温度高的液体扩散,目前普遍用工人用杆子推动在淬火的工件转动,但这种方式人一直围着淬火介质池转几十分钟甚至数小时,增加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件淬火热处理自动转活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上吊环,壳体内设置轴承,轴承上设置芯轴,芯轴上设置大齿轮和小齿轮,以此来达到转动工件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件淬火热处理自动转活装置,包括上吊环、支撑梁、壳体、大齿轮、小齿轮、芯轴、电机、轴承和下吊环,在壳体的顶部设有支撑梁和上吊环,壳体内的底部面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轴承,轴承上设有芯轴,芯轴的底部设有下吊环,下吊环从壳体底部的开口穿出,芯轴的顶部面上设有大齿轮,壳体上设有电机,电机的主轴上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上的齿与大齿轮上的齿相啮合。
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开口,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开口,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侧面的开口处,壳体的底部面的开口处设有凹槽型结构,壳体底部的凹槽结构内设有轴承。
所述芯轴为圆柱型结构,芯轴的底部面上设有凸头,芯轴的凸头插入到轴承内,芯轴的中心线与轴承的中心线相互重合,芯轴的顶部面上设有大齿轮,大齿轮的中心线与芯轴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所述上吊环为梯形结构,上吊环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个侧边相连接。
所述下吊环为U形结构,下吊环的中心线与芯轴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所述支撑梁为长方型结构,支撑梁至少为两根,支撑梁之间相互平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件淬火热处理自动转活装置,包括上吊环、支撑梁、壳体、大齿轮、小齿轮、芯轴、电机、轴承和下吊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上吊环,壳体内设置轴承,轴承上设置芯轴,芯轴上设置大齿轮和小齿轮,以此来达到转动工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经反复实验验证可行性强,安全可靠,解决了人工转动淬火工件的难题,通过使用该装置能够实现自动转动淬火工件的目的,实现机器代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吊环;2、支撑梁;3、壳体;4、大齿轮;5、小齿轮;6、芯轴;7、电机;8、轴承;9、下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王力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王力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55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净化辅助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冷却风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