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7456.X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2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汉;刘庆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20215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净化 装置 体外循环 血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包括动脉管路、静脉管路和透析器,动脉管路一端设置有进血口组件,动脉管路另一端与透析器的血液进口相连通,透析器的血液出口与静脉管路一端相连通,静脉管路另一端设置有与病人的静脉留置导管相连通的回血口组件,动脉管路上依次设置有血泵管、动脉给液口、肝素化接口和动脉压监测口,静脉管路上设置有静脉给药口和静脉壶,静脉壶中设置有滤网,滤网为S型结构,静脉壶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接头,静脉管路上与静脉壶顶部或底部相连接处均设置有与相对应的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接头,静脉管路上靠近于静脉壶处均设置有卡夹。其保证了血液净化处理过程的顺畅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
背景技术
体外循环血路是临床上血液净化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产品,其将患者体内血液引至体外经滤器净化后再输回体内,在使用时,快速安全的将病人血液输回,保证体外循环血路的通畅是保证患者安全治疗的重要前提。
现有的体外循环血路包括静脉管路、动脉管路和废液收集管路,在使用时通过动脉管路将患者体内血液引出并连接至透析器或透析机,经过净化处理后的血液通过静脉管路重新引回至患者体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血液中的凝血、血块会导致静脉壶及静脉壶与静脉管路之间发生堵塞,医护人员只能更换管路,弃去废血,重新进行治疗,这样浪费患者的血液,且操作较为麻烦,存在空气进入透析器中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其保证了血液净化处理过程的顺畅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包括动脉管路、静脉管路和透析器,所述动脉管路一端设置有进血口组件,所述动脉管路另一端与所述透析器的血液进口相连通,所述透析器的血液出口与所述静脉管路一端相连通,所述静脉管路另一端设置有与病人的静脉留置导管相连通的回血口组件,所述动脉管路上依次设置有血泵管、动脉给液口、肝素化接口和动脉压监测口,所述静脉管路上设置有静脉给药口和静脉壶,所述静脉壶中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为S型结构,所述静脉壶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静脉管路上与静脉壶顶部或底部相连接处均设置有与相对应的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接头,所述静脉壶底部分别开设有静脉压监测口和排气管路接口,所述静脉管路上靠近于所述静脉壶处均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所述静脉管路的卡夹。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接头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二接头一端与所述静脉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头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平行的环状凹槽,所述第一接头轴心处设置有与所述静脉壶相连通的液体通道,所述第一接头外侧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环状凹槽相卡合的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环状凹槽的数量和位置分别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接头的外径与所述第二接头的内径相同,所述环状凸起为弹性材质。通过第二接头内侧壁上的环状凹槽与第一接头外侧的环状凸起相互挤压实现了将第一接头插入至第二接头内,即可完成静脉壶与静脉管路的安装,且连接稳定性好,拆卸时只需将静脉壶两端的第一接头从第二接头处拔出即可,整个操作过程方便省力。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远离所述静脉壶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为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接头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相配合的倒梯形凹槽。通过第一接头上倒梯形结构的插接部,便于将第一接头插入至第二接头内部,且插接部可卡合至第二接头底部的倒梯形凹槽内,使得整个连接更加稳定,密封性更好。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静脉壶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且上端和下端之间采用斜度连接,所述滤网顶部位于静脉壶内上端,所述滤网底部位于静脉壶内下端。通过设置,静脉壶下端直径大于上端直径,掉落至滤网底部的凝血、血块不会对静脉壶造成堵塞,不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动脉管路和所述静脉管路的内径为2.5-3.5mm,外径为3.5-4.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7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性能好的眼镜盒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夹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