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漂漂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9060.9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2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涂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昌明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赵宏 |
地址: | 414307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漂漂尾结构,由交替设置的多个漂尾目和中间间隔目与漂杆连接形成,漂尾目与中间间隔目外表面交替设有橙色、黑色和黄色的荧光涂层,漂尾目包括第一漂尾目、第二漂尾目和第三漂尾目,由均匀分布在以漂杆为圆心的圆的半径上的三个相同扇片组成,所述的扇片为半个椭圆形,扇片厚度从外到内逐渐减小,扇片宽度为中间间隔目外径的1.5~2.5倍;本专利相较横截面为圆形的漂尾,具有对称的Y字形截面的漂尾目具有更轻的重量,而且各个方的投影面积均相等,从而使钓鱼人在浮漂入水后的任何方向观察漂尾都面积相等且反光面一致,灵敏度更高,入水翻身的速度更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浮漂的漂尾结构。
背景技术
浮漂是钓鱼时所需的必备工具之一。在垂钓活动中,因受气象、环境、气压、风力及水体融氧等因素的影响,有时鱼类咬钩的动作表现的非常微弱,而反应在浮漂上的动作幅度相应就很小,使垂钓者无法准确辨别鱼儿的动向和应该何时提杆钩鱼,为此让垂钓者错失不少良机,影响垂钓的收获和耐力。
为了能清楚观察浮漂动作,普通浮漂都是在漂尾(浮于水中时处于上面的一截)交替涂有不同颜色的漂目,通过浮于水面上的漂尾部分的颜色改变来判断浮漂下沉或上浮动作。
现有浮漂的漂尾大都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其截面为圆形,导致浮漂的反应灵敏度较低,垂钓者不容易看清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同直径下重量比更轻、视觉效果更好的漂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漂漂尾结构,由交替设置的多个漂尾目和中间间隔目与漂杆连接形成,所述的漂尾目与中间间隔外表面交替设有橙色、黑色和黄色的荧光涂层,所述的漂尾目从下至上包括第一漂尾目、第二漂尾目和第三漂尾目,所述的第一漂尾目、第二漂尾目和第三漂尾目由均匀分布在以漂杆为圆心的圆的半径上的三个相同扇片组成,所述的扇片为半个椭圆形,扇片厚度从外到内逐渐减小,扇片宽度为中间间隔目外径的1.5~2.5倍,所述的漂杆外径与中间间隔目相同。
所述的一种浮漂漂尾结构,第一漂尾目、第二漂尾目和第三漂尾目的三个扇片一一对应。
所述的一种浮漂结构,所述的第一漂尾目、第二漂尾目、第三漂尾目、中间间隔目与漂杆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横截面为圆形的漂尾,具有对称的Y字形截面的漂尾目具有更轻的重量,而且各个方的投影面积均相等,从而使钓鱼人在浮漂入水后的任何方向观察漂尾都面积相等反光面一致,外表面交替设有橙色、黑色和黄色的荧光涂层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漂尾目的扇片为半个椭圆形,且厚度从外到内逐渐减小,与中间间隔目交替设置,使得浮漂的灵敏度更高,入水翻身的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 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各附图标记为:1—漂杆,2—中间间隔目,31—第一漂尾目,32—第二漂尾目,33—第三漂尾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昌明,未经涂昌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9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桩模具跑轮自动修复机
- 下一篇:一种端头板与板裙旋转升降铆压组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