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双筒段塞流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9626.8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4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贾爱云;石文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规与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刘清凤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双筒 段塞流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双筒段塞流分离器,包括分离器筒体、进气分布器、孔板、叶片分离器;所述分离器筒体内分隔有分离腔与出气腔II,分离腔通过孔板分隔为进气腔I与积液腔III,积液腔III通过孔板与进气腔I连通,出气腔II通过叶片分离器与进气腔I连通;进气腔I上方设有进气管并连接进气分布器,出气腔II连接出气管,积液腔III底部外接降液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段塞流时气液净化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双筒段塞流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化工等行业,在大气量,大液量同时存在时及段塞流存在时,气体分离要求较高时,处理比较麻烦,常规处理方法就是做一个大型卧式大罐,在卧式储罐顶部气相出口采用丝网除沫。这种处理方式存在很多不足:
1、液滴分离大部分靠重力沉降完成,因此罐体内气体流速不能高;这样导致需要增大的容器直径才能满足要求,因此往往容器做的很大,在压力高工况,容器的壁厚很厚,这样导致制造加工、运输、地基土建等成本大幅上升,投资成本很高。海上平台或者有占地面积及空间限制地方,根本无法使用,在有些工况根本不具备适用经济性。
2、气相出口容易产生二次夹带,气相出口采用的丝网除沫器,操作弹性小。存在段赛流的工况,气体与液体流量波动非常大,一段时间全液,一段时间全气,全气时,通过丝网的速度急剧增大,超过丝网上限流速,形成二次夹带,分离效果无法满足。
3、丝网除沫器需要设置人孔,定期更换,增加运行维护成本,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双筒段塞流分离器,旨在解决现有气液分离器不适应大液量、段塞流工况,流速不高,二次夹带,容器大、壁厚厚,投资、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双筒段塞流分离器,包括分离器筒体、进气分布器、孔板、叶片分离器;所述分离器筒体内分隔有分离腔与出气腔II,分离腔通过孔板分隔为进气腔I与积液腔III,积液腔III通过孔板与进气腔I连通,出气腔II通过叶片分离器与进气腔I连通;进气腔I上方设有进气管并连接进气分布器,出气腔II连接出气管,积液腔III底部外接降液管。
优选的,所述叶片分离器的分离盒体焊接在固定在分离器筒体的两侧壁,孔板连至分离盒体,分离盒体出口端下方连接有用于分隔分离腔与出气腔II的隔板;叶片分离器的降液管经积液腔III伸出分离器筒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分离器筒体的降液管连接的积液筒;降低筒体直径、占地,壁厚相应减小,投资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积液筒还与叶片分离器的降液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叶片分离器为多兜式叶片分离器。
优选的,所述进气分布器包括两侧开口的盒体,盒体正面为进气口连接于进气管,盒体两侧间隔固定有若干弧形板,相邻两弧形板之间形成出发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操作弹性大,消除高气速对液体二次夹带的问题;适用于段塞流场合;
2:容器直径减小,壁厚相应减小,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小;
3:免更换内件,免维护,运行维护成本低,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气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兜式叶片分离器的叶片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规与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规与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9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活垃圾混合塑料脱水抛物分选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分类整理功能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