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管路滑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9751.9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1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林斌斌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滑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管路滑脱装置,包括胶黏贴本体和引流管,所述胶黏贴本体正面中部固定有限位夹,所述限位夹的内侧固定有透明防护软管,所述透明防护软管的内侧套装有引流管,所述限位夹正面上端固定有书写纸,所述胶黏贴本体包含有尼龙布、海绵体及第一胶黏层,所述尼龙布一侧表面固定有海绵体,所述海绵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胶黏层,所述第一胶黏层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离型纸;通过设置有胶黏贴本体、限位夹及书写纸,便于对引流管的一端出口进行固定,避免引流管受外力牵拉,导致引流管的滑脱,便于提高引流管放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透明防护软管及防滑凸起,便于避免引流管在导流过程中自身发生打折,便于保障导流的畅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管路滑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管路滑脱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利用虹吸或负压吸引原理,将液体引出,防止液体淤积导致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疾病康复。
现有的引流管在使用时,引路管的一端没有很好的限位机构,引流管端部会受到外力牵引,导致移动、滑脱,引流管放置效果不佳,不便于很好的使引流管朝向一个方向进行引流,引流管在使用时,引流管自身可能发生缠绕、打折,导流畅通效果不佳,使用效果不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管路滑脱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管路滑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引流管在使用时,引路管的一端没有很好的限位机构,引流管端部会受到外力牵引,导致移动、滑脱,引流管放置效果不佳,不便于很好的使引流管朝向一个方向进行引流,引流管在使用时,引流管自身可能发生缠绕、打折,导流畅通效果不佳,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管路滑脱装置,包括胶黏贴本体和引流管,所述胶黏贴本体正面中部固定有限位夹,所述限位夹的内侧固定有透明防护软管,所述透明防护软管的内侧套装有引流管,所述限位夹正面上端固定有书写纸。
优选的,所述胶黏贴本体包含有尼龙布、海绵体及第一胶黏层,所述尼龙布一侧表面固定有海绵体,所述海绵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胶黏层,所述第一胶黏层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离型纸。
优选的,所述海绵体与尼龙布均为长方形,所述海绵体厚度为两毫米到五毫米。
优选的,所述透明防护软管外侧壁一体成型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十”字型。
优选的,所述胶黏贴本体正面下端设置有夜光条,所述夜光条与胶黏贴本体通过胶水粘黏固定。
优选的,所述透明防护软管外侧壁沿长度方向刻设有刻度标识,所述刻度标识单位为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胶黏贴本体、限位夹及书写纸,便于对引流管的一端出口进行固定,避免引流管受外力牵拉,导致引流管的滑脱,便于提高引流管放置的稳定性,装置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2)通过设置有透明防护软管及防滑凸起,便于避免引流管在导流过程中自身发生打折,便于保障导流的畅通性,防滑效果好,易于在对引流管放置时,降低与手部的晃动,增大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与透明防护软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胶黏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9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心电图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神科患者用食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