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用轻质固定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0709.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7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帕维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1/30 | 分类号: | B63H2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救生圈 推进 器用 固定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用轻质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内壁上焊接有侧杆,且侧杆的末端外壁上设置有中心片,所述中心片的内侧壁上镶嵌有轴承,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垫板,且内垫板的外侧壁通过弹簧杆与夹持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推进器本体的转轴外壁上套接有轴套,且轴套通过螺栓与推进涡轮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的固定组件其在进行固定推进器时候只能推特定型号的推进器起到固定夹持作用适用面较窄,而且现有的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的固定组件在安装推进器时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知识,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用轻质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橡皮圈,目前,现有的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的固定组件其在进行固定推进器时候只能推特定型号的推进器起到固定夹持作用适用面较窄,而且现有的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的固定组件在安装推进器时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知识,局限性较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用轻质固定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用轻质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内壁上焊接有侧杆,且侧杆的末端外壁上设置有中心片,所述中心片的内侧壁上镶嵌有轴承,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垫板,且内垫板的外侧壁通过弹簧杆与夹持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夹持板通过塑胶板与推进器本体的外侧壁配合连接,所述推进器本体的转轴外壁上套接有轴套,且轴套通过螺栓与推进涡轮叶固定连接,所述推进涡轮叶的外壁上绞合有叶片纹,所述固定框的右侧外壁上套接有后盖,且后盖的内壁上焊接有侧杆以及中心片。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呈镂空圆柱状结构设置,且固定框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多个空心小圆柱。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内壁上绞合有内螺纹,且轴承的通过其内壁上的内螺纹与推进器本体的转轴上的外螺纹咬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套外壁上的推进涡轮叶共设置有六个,且推进涡轮叶之间关于轴套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侧杆共设置有六条,且侧杆之间关于中心片呈环形阵列设置在中心片的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内垫板、夹持板均呈弧形板状结构设置,且弹簧杆与内垫板、夹持板相互垂直焊接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用轻质固定组件相对于传统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用固定组件通过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的固定组件其在进行固定推进器时候只能推特定型号的推进器起到固定夹持作用适用面较窄,而且现有的智能救生圈推进器的固定组件在安装推进器时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知识,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板侧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框立体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固定框;2、轴承;3、内垫板;4、夹持板;5、推进器本体;6、轴套;7、推进涡轮叶;8、叶片纹;9、侧杆;10、中心片;11、弹簧杆;12、塑胶板;13、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帕维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帕维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07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光源和被动光源相结合电子尾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排烟管的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