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重复频率1.5um人眼安全调Q微片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1907.2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6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薛有为;丁广雷;张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创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94 | 分类号: | H01S3/094;H01S3/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苏丽云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复 频率 1.5 um 安全 激光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重复频率1.5um人眼安全调Q微片激光器,其包括依序设置的半导体泵浦源;耦合系统;第一腔镜;增益介质;调Q晶体;第二腔镜;其中泵浦源发射的泵浦光,经耦合系统和第一腔镜,进入到增益介质,增益介质激发的光被调Q晶体部分吸收,在由第一腔镜和第二腔镜组成的激光腔内形成了调Q脉冲激光振荡输出。本实用新型使用Er/Yb双掺的YAB晶体作为增益介质,以及掺钴尖晶石为调Q晶体,并采用连续泵浦方式,得到了稳定的高重复频率(100kHz~2MHz)和短脉宽(1~10ns)的激光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探测技术装置领域,尤其是高重复频率1.5um人眼安全调Q微片激光器。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向探测目标发射激光,然后激光被目标反射,反射光被雷达的探测器探测到,即可得到目标的距离、角度、高度、形状等信息。目前激光雷达较多的使用TOF法进行探测,其探测能力与发射激光的能量大学以及光束质量有很大关系。现在激光雷达大多都是使用905nm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发射光源,而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慢轴方向的M平方因子远远大于衍射极限,导致发射的激光的光束质量都比较差,同时对于人眼安全的要求,905nm波长能量要求也不能太高,因此其激光雷达的探测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1.5um波段的激光波长位于良好的大气传输窗口,同时又具有人眼安全的性质,在激光雷达探测方面,其探测能力以及应用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应用的峰值功率可以达到上千kW量级,而相应的固体激光器光束质量可以做到接近衍射极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实施可靠、性能佳的高重复频率1.5um人眼安全调Q微片激光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重复频率1.5um人眼安全调Q微片激光器,其包括依序设置的:
泵浦源,用于提供泵浦光,且泵浦采用连续泵浦方式;
耦合系统,用于把泵浦光耦合到激光腔内;
第一腔镜;
增益介质,用于产生所需的1.5 um激光辐射,且所述增益介质为Er/Yb:YAB晶体;
调Q晶体,用于产生所需的调Q脉冲,所述调Q晶体为掺钴尖晶石;
第二腔镜;
所述的第一腔镜和第二腔镜之间形成激光谐振腔,用于1.5 um激光形成振荡输出;
所述增益介质和调Q晶体胶合或光胶为一体结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腔镜镀设有与泵浦波长相对应的增透膜以及相应工作波长的全反膜,所述的第二腔镜镀设有相应工作波长的部分反射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腔镜为直接镀设在增益介质与其相近的端面上,所述的第二腔镜为直接镀设在调Q晶体与其相近的端面上。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泵浦源的泵浦光波长为900nm~1100nm。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泵浦源为半导体激光器或固体激光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耦合系统为一个以上透镜构成,所述透镜的端面镀设有与泵浦源发出泵浦光的波长相适应的增透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增益介质与调Q晶体组成的组合件经过精确的抛光工艺加工成非常薄的厚度,以组合成一个非常短的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增益介质与调Q晶体胶合为一体后形成的组合件的前后端面通过两块蓝宝石晶体胶合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创光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创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1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抛光设备用震动抛光筒
- 下一篇:一种充气床垫的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