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卫星式圆刀模切机排废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2098.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9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任立鹏;肖建阳;蔡玉星;苏强;胡延峰;周立国;董红雨;张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融飞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李晶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式圆刀模切机排废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星式圆刀模切机排废辊,其特征在于:由辊体、排废针及弹性填充棒构成,所述的辊体为一内部中空的空腔结构,在辊体的辊面上间隔设置有出针孔,各出针孔与空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的弹性填充棒安装在空腔的内部,在弹性填充棒与空腔内壁之间设置有排废针,排废针的针体部分由出针孔处伸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排废效果好、省人省力、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缩短出货周期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卫星式圆刀模切机排废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加工辊,特别是一种卫星式圆刀模切机排废辊。
背景技术
随着模切料带产品的多样化,对与其相适应的模切机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对于多孔的料带来说,在模切时,需要对孔内的废料进行去除。现有的做法是采用低粘膜的粘力对废料进行粘除,但是对于孔径较小的孔(如小于5mm)或者不规则的孔来说,用低粘膜自身粘力粘取的方式很难讲废料去除干净,还需要后续人工的辅助去除。因此,现有的加工方式存在排废不彻底、费人费力、加工效率低、成本高、出货周期长等弊端。
通过对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并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公开专利文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排废效果好、省人省力、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缩短出货周期的卫星式圆刀模切机排废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卫星式圆刀模切机排废辊,其特征在于:由辊体、排废针及弹性填充棒构成,所述的辊体为一内部中空的空腔结构,在辊体的辊面上间隔设置有出针孔,各出针孔与空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的弹性填充棒安装在空腔的内部,在弹性填充棒与空腔内壁之间设置有排废针,排废针的针体部分由出针孔处伸出。
而且,所述的辊体由第一安装部、辊枕部、端盖及第二安装部构成,所述的辊枕部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结构,在封闭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安装部,在开口的一端安装有端盖,在端盖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第二安装部。
而且,所述的排废针为一T形排废针,T形排废针的水平部形成限位部分,T形排废针的竖直部形成针体部分,所述的限位部分限位在空腔的内部。
而且,所述的弹性填充棒为一橡胶棒,其弹性变形量为0.5-1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卫星式圆刀模切机排废辊,使用时,将该排废辊设置在模切机辅助工作站的工作辊之上,根据需要模切产品孔的位置和大小,在其对应的出针孔处安装上合适的针体部分为圆柱形的排废针,料带的下方依然设置低粘膜带,然后模切机开始工作。随着模切机的转动,排废辊上的排废针将料带上的废料顶出并使其粘贴在低粘膜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原有小于5.0mm的圆孔和不规则孔的高效排废,可以将原来只靠低粘膜无法沾除的废料,实现95%以上的排净率。大大减少因孔废料处理需要的手工工作量,减少交付周期,提供产品洁净度,提高了客户的整体满意度。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排废的最小孔直径可以达到1.0mm。
2、本卫星式圆刀模切机排废辊,通过弹性填充棒的设计,利用其变形量,可使本排废辊在工作时,避免与其下方钢棍的硬性接触,延长了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排废效果好、省人省力、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缩短出货周期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卫星式圆刀模切机排废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融飞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融飞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2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