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静脉置管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2249.9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4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张健;王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置管穿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静脉置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静脉置管穿刺针。深静脉置管穿刺针包括针芯、鞘管和固定部;针芯包括顺次相连接的针尖、针体和针尾,鞘管套设于针体上;鞘管的后端为敞口端,针尾与固定部相连接,且固定部与鞘管的敞口端可拆卸连接;鞘管的前端呈锥形,且锥形的前端与针尖形成光滑过渡,以使鞘管的前端形成封闭端,同时也使鞘管的前端能够随针尖一同刺入静脉中;从而只需先通过针芯完成穿刺,然后沿着针芯将鞘管向深静脉中推进一定的长度,最后手持固定部退出针芯即可方便、快捷地完成深静脉置管,步骤简单,易操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皮下损伤,减少患者感染的机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静脉置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静脉置管穿刺针。
背景技术
在医院,针对患者,尤其对于危重病人、机械通气病人、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病人等会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以保障静脉通道;传统的深静脉置管,需要先通过穿刺针穿刺静脉,确认穿刺成功后,一手固定穿刺针的位置,一手将导丝送入静脉中;导丝送入后固定导丝,将穿刺针退出,然后沿导丝送入导管,导管到位后再退出导丝,从而完成深静脉置管;该深静脉置管过程繁琐,往往需要多人同时配合操作,且由于步骤较多,在操作过程中也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静脉置管穿刺针,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深静脉置管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静脉置管穿刺针,包括针芯、鞘管和固定部;所述针芯包括顺次相连接的针尖、针体和针尾;所述鞘管沿所述针体的长度方向套设于所述针体上;且所述鞘管朝向所述针尖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鞘管朝向所述针尾的一端为敞口端;所述针尾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鞘管的敞口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针尖上形成有进血孔,所述针体上靠近所述封闭端的一侧形成有出血孔;所述针芯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血孔与所述出血孔的第一回血通道,所述鞘管通过所述出血孔与所述第一回血通道相连通,以使血液经由所述第一回血通道进入到所述鞘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针芯内形成有贯穿所述针尖和所述针尾的第二回血通道;所述固定部为注射器;所述针芯的所述针尾与注射器相连通,以使血液经由所述第二回血通道进入到所述注射器内。
进一步地,所述鞘管包括置管部和连接部;所述置管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且所述置管部位于朝向所述针尖的一侧;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置管部的直径,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针尾的一端形成有所述敞口端;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能够通过所述敞口端插接于所述连接部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上形成有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三通接头的一个接管口相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另外两个接管口用于与输液设备和测压设备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敞口端的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内置件,用于防止血液流出;所述针体能够穿过所述内置件。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件为高密度海绵垫。
进一步地,所述置管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置管部的长度为8-10cm。
进一步地,所述针芯的型号为16G-20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2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段式高频气动执行器
- 下一篇:裁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