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3147.9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0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倩茹;曹诗定;刘晓华;韦彬;刘伟;唐皓;谢贞明;田蕾;谢永毅;徐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2/04;E01D19/00;E01C1/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0 | 代理人: | 彭年才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通行 连续 桥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包括作为桥跨结构的箱梁、桥墩、人行道舱室、非机动车道舱室、横向中隔板以及竖向隔墙。箱梁顶面作为机动车的行车道;人行道舱室及非机动车道舱室位于箱梁内,竖向隔墙将人行道舱室与非机动车道舱室隔离,并且将横向中隔板划分为人行道板以及非机动车道板。本实用新型将箱梁的顶面用作机动车的行车道,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布置在箱梁内,从而减小了桥面的横向宽度,减少了工程造价。同时行人、非机动车道在箱梁内通行,可实现两侧河岸慢行系统与桥梁内部慢行系统的连接,行人跨江通行时有结构物遮雨避风,通行条件好,一物多用,一举多得,值得大范围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跨越江河,一般采用桥梁或隧道的型式。当采用桥梁的型式跨越江河时,一般还需考虑行人、非机动车随桥过河的问题。现常规的做法为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布置在桥梁两侧,这样导致了桥梁横向宽度加大,工程造价增加,经济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行人、非机动车随桥过河时,桥梁工程造价高、经济性较差、美观性不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其包括作为桥跨结构的箱梁、桥墩、人行道舱室、非机动车道舱室、横向中隔板以及竖向隔墙;所述箱梁的顶面作为机动车的行车道,所述箱梁的底部与所述桥墩的顶部刚接,所述人行道舱室及非机动车道舱室位于所述箱梁内,所述竖向隔墙将所述人行道舱室与非机动车道舱室隔离,并且将所述横向中隔板划分为人行道板以及非机动车道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隔墙为普通钢筋混凝土防火隔墙,其将箱梁横向分成两个舱室,每个舱室均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所述两个舱室分别为所述人行道舱室以及非机动车道舱室,所述竖向隔墙厚0.15m~0.2m。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隔墙每隔200m~300m设置一处防火门,以作为单个舱室发生火灾时,行人或非机动车往另一舱室逃生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中隔板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厚度为0.15m~0.2m;所述横向中隔板与所述箱梁的顶面平行,所述横向中隔板的板面至所述箱梁上翼缘底部净高不小于2.5m。
进一步的,在所述箱梁的两侧腹板中部按一定间距设置若干用于观光的圆孔,所述圆孔的开孔位置避开腹板处预应力钢束,所述若干圆孔在箱梁纵向形成不规则开孔效果,以增加结构的美观性,所述箱梁的两侧腹板于圆孔处相应的配置加强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圆孔包括通风孔、采光孔及观景孔三种;所述通风孔、观景孔兼做采光孔,所述观景孔、采光孔处安装高强玻璃,所述通风孔不得封闭,通风孔外侧处设置防护网,防止行人坠落江河。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处每间隔一定间距安装用于箱梁内部发生火灾时应急排烟的排风扇。
进一步的,在所述人行道舱室以及非机动车道舱室的顶部安装用于夜间照明的照明灯具。
进一步的,所述箱梁于靠近两岸的桥台端部设置与人行道舱室、非机动车道舱室连通的连接通道,以便于道路两侧的行人、非机动车进入人行道舱室以及非机动车道舱室,从而实现河岸慢行系统与桥梁内跨河慢行系统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将箱梁的顶面用作机动车的行车道,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布置在箱梁内,从而减小了桥面的横向宽度,减小了工程造价。同时行人、非机动车道在箱梁内通行,上方有结构物遮雨避风,通行条件好,一物多用,一举多得,值得大范围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3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