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并联均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3863.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7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彭红波;湛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罗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并联 流电 | ||
一种自动并联均流电路设有放大电路、镜像电流电路和恒流源电路,所述放大电路设有运算放大器U14,所述镜像电流电路设有电阻R105和三极管Q15,所述恒流源电路设有恒流源U7,所述运算放大器U14的7脚与所述电阻R105电连接,所述电阻R105与所述三极管Q15的E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5的C脚与所述恒流源U7的7脚和8脚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并联均流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各种电子装置对电源功率要求越来越来越高,但受构成电源模块的半导体功率器件,磁性材料等自身性能影响,单个模块的输出功率往往不能满足要求,电源模块为了扩展输出功率以及为提高可靠性增加冗余功能,一般会进行并联输出。常用的并联方法有输出阻抗法(Droop俗称下垂法)、主从法、自动均流法(包括平均值均流、最大值均流法),外控法均流等。每种均流法各有优缺点。输出阻抗法无互线连接,结构简单可靠,可实现近似均流,但电压调整率低,对“均流”而言为开环控制,小电流时分配特性差,受硬件特性参数影响,均流可能发生变化。主从法为双环控制,从模块跟随主模块的电流基准信号,通信联系,系统复杂,可靠性取决于主模块,只能均流,不能构成冗余系统,自动均流法为常用的方法,具有均流精度高,自动均流,电压调整率高,动态响应基本不受影响等优点,需要均流母线,系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并联均流电路,所述自动并联均流电路结构简单可靠,均流精度高,可实现冗余功能,均流电路不影响电源参数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并联均流电路,所述自动并联均流电路设有放大电路、镜像电流电路和恒流源电路,所述放大电路设有运算放大器U14,所述镜像电流电路设有电阻R105和三极管Q15,所述恒流源电路设有恒流源U7,所述运算放大器U14的7脚与所述电阻R105电连接,所述电阻R105与所述三极管Q15 的E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5的C脚与所述恒流源U7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电路设有电阻R107、电阻R108、电阻R109、电阻R110、电阻R111和电容C81,所述电阻R107的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5脚电连接,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电路设有电阻R108,所述电阻R108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4的6脚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4的7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电路设有电阻R109和电容C81,所述电阻R109的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4的6脚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81电连接,所述电容 C81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4的7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电路设有电阻R110和IS接脚,所述电阻R110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4的6脚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IS接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电路设有电阻R111和VREF接脚,所述电阻R111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4的5脚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VREF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镜像电流电路设有电阻R106、三极管Q16和VADJ接脚,所述电阻R106的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4的7脚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 Q16的E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6的B脚与所述三极管Q15的B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6的C脚与所述VADJ接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恒流源电路设有电阻R103、电阻R104和CB接脚,所述电阻 R103一端与所述CB接脚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04一端与所述电阻R103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恒流源U7的2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恒流源电路设有二极管Z1,所述二极管Z1与所述电阻R103 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3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芯极耳打孔折弯的夹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阀门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