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臂搬运定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4225.7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6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曹东江;王宁;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8/00;B65G47/9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臂 搬运 定位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臂搬运定位机器人,包括:基座(1)、腰部(2)、大臂Ⅰ(3)、大臂Ⅱ‑Ⅰ(4)、大臂Ⅱ‑Ⅱ(5)、肘部Ⅰ(6)、肘部Ⅱ(7)、小臂Ⅰ(8)、小臂Ⅱ(9)、腕部Ⅰ(10)、腕部Ⅱ(11)、末端夹手Ⅰ(12)及末端夹手Ⅱ(13),可有效减轻单个臂上所承受的力矩,增加机器人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具有10个自由度,其中腰部回转和肩部回转为两个共用转动关节,组成双6自由度机械臂,不存在冗余自由度,即保证了机器人的灵活性,又降低了双臂机器人的控制复杂度,整体结构灵活紧凑,能满足机器人在各个方向上接近和搬运目标物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臂搬运定位机器人。
背景技术
物料作为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加工原材料,其搬运方式和效率是工业生产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物料搬运一般是靠人工搬运的方式完成的,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物料搬运已逐步被机械设备尤其是机械臂所取代。
单臂棒料搬运机械手在操作能力、控制等方面的不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于许多任务而言单臂操作是不够的。因此为了适应任务的复杂性、智能性的不断提高而扩展为双臂和双手的协调控制,相互配合的去完成某种作业,这样就产生了双臂机器人。
现有双臂机器人中每个单臂均为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相较于六自由度单臂增加一个冗余自由度,增加了每条单臂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但是控制成本高且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臂搬运定位机器人,提供具备物料平稳搬运,姿态调整及安装定位等功能的搬运定位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臂搬运定位机器人,包括:基座1、腰部2、大臂Ⅰ3、大臂Ⅱ-Ⅰ4、大臂Ⅱ-Ⅱ5、肘部Ⅰ6、肘部Ⅱ7、小臂Ⅰ8、小臂Ⅱ9、腕部Ⅰ10、腕部Ⅱ11、末端夹手Ⅰ12及末端夹手Ⅱ13;其中,
所述基座1与所述腰部2的下端通过旋转关节相连接,所述腰部2的下端与所述大臂Ⅰ3的下端通过旋转关节相连接,所述大臂Ⅰ3的运动平面与所述腰部2的运动平面垂直;
所述大臂Ⅱ-Ⅰ4和所述大臂Ⅱ-Ⅱ5分别通过旋转关节与所述大臂Ⅰ3的上端连接;
所述肘部Ⅰ6和所述肘部Ⅱ7分别通过旋转关节与所述大臂Ⅱ-Ⅰ4和所述大臂Ⅱ-Ⅱ5连接;所述小臂Ⅰ8和所述小臂Ⅱ9分别通过旋转关节与所述肘部Ⅰ6和所述肘部Ⅱ7连接;所述腕部Ⅰ10和所述腕部Ⅱ11分别通过旋转关节与所述小臂Ⅰ8和所述小臂Ⅱ9连接;所述末端夹手Ⅰ12和所述末端夹手Ⅱ13分别通过转轴与所述腕部Ⅰ10和所述腕部Ⅱ11连接;
所述末端夹手Ⅰ12和所述末端夹手Ⅱ13可分别绕转轴转动;各所述旋转关节分别控制。
可选的,所述末端夹手Ⅰ12和所述末端夹手Ⅱ13的内表面上安装有橡胶垫片。
可选的,所述末端夹手Ⅰ12和所述末端夹手Ⅱ13采用梯形槽设计。
可选的,所述旋转关节包括电机和减速器配合的驱动结构。
可选的,所述基座1固定在工作台或移动车体上。
可选的,所述大臂Ⅰ3、所述大臂Ⅱ-Ⅰ4、所述大臂Ⅱ-Ⅱ5、所述肘部Ⅰ6、所述肘部Ⅱ7、所述腕部Ⅰ10和所述腕部Ⅱ11分别通过旋转关节做俯仰运动;
所述小臂Ⅰ8和所述小臂Ⅱ9分别通过旋转关节做回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4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