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含盐水酸碱分离循环使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4909.7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7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宇;赵一波;祁鹏;陈柳君;崔晶;张强;张兴奎;高明朗;罗锐红;贺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延安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72750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水 酸碱 分离 循环 使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含盐水酸碱分离循环使用系统,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通过设置高含盐废水输入单元,电絮凝沉淀处理单元,超滤装置,离子迁移器,高级氧化单元,树脂交换处理单元,双极膜ED处理单元,来解决传统高含盐废水处理影响因素大,较为耗费人力的问题,达到了高含盐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产出影响小,循环处理节约人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含盐水酸碱分离循环使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高含盐废水都采用浓缩结晶蒸发等方式处理。其处理影响因素大,较为耗费人力,不仅是水资源的浪费,也造成环境污染,在水资源紧缺、环保压力日益增长的现状下,改变废水处理思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到废水资源化的处理模式的转型是极有必要。
电膜处理工艺可以在无相变情况下实现物质的浓缩、转化,实现水、盐的回收。双极膜电渗析可以直接将含盐废水转化为酸和碱,最终实现废水资源化重复利用,同时也可减少和杜绝目前废水零排放工艺路线中的废水固化盐进入灰的转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减少和杜绝当前废水零排放工艺路线中的废水固化盐进入灰的转移从而发生二次污染的巨大隐患。也从废水处理工艺源头减少了酸碱的采购量并且使废水达到资源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含盐水酸碱分离循环使用系统,包括高含盐废水输入单元,电絮凝沉淀处理单元,超滤装置,离子迁移器,高级氧化单元,树脂交换处理单元,双极膜ED处理单元,其中高含盐废水连接电絮凝沉淀处理单元,电絮凝沉淀处理单元连接超滤装置,超滤装置连接离子迁移器,离子迁移器连接高级氧化单元,高级氧化单元连接树脂交换处理单元,树脂交换处理单元连接双极膜ED处理单元,双极膜ED处理单元连接离子迁移器。
所述离子迁移器产出水。
所述双极膜ED处理单元产出酸和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双极膜技术在高含盐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以及享有有机酸、有机碱生产工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处理高含盐废急需的关键新技术。双极膜以能将水解离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特性,将双极膜和阴阳离子交换膜结合使用能将盐转化成酸和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高含盐废水输入单元1,电絮凝沉淀处理单元2,超滤装置3,离子迁移器4,高级氧化单元5,树脂交换处理单元6,双极膜ED处理单元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公开技术内容的限制。
在图1中,高含盐废水输入单元1,为需处理的废水。电絮凝沉淀处理单元2,主要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超滤装置3,有效的除去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等。离子迁移器4能初步产生淡水。高级氧化单元5,主要用于降低水中的COD含量。树脂交换处理单元6,降低水中的硬度。双极膜ED处理单元7,主要将含盐废水转化为酸和碱,最终实现废水资源化重复利用。
高含盐废水输入单元1进入电絮凝沉淀处理单元2,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经过电絮凝沉淀处理单元2处理过的含盐废水进入超滤装置3,通过超滤装置3进一步除去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等。通过超滤装置3处理后的含盐废水进入离子迁移器4,通过离子迁移器4作用后初步产生淡水,并对产生的淡水进行收集。通过离子迁移器4作用后的含盐废水进入高级氧化单元5,通过高级氧化单元5处理后降低水中的COD含量。通过高级氧化单元5处理后的含盐水进入树脂交换处理单元6,通过树脂交换处理单元6处理后降低水中的硬度。通过树脂交换处理单元6处理后的浓盐水进入双极膜ED处理单元7,双极膜ED处理单元7将含盐废水转化为酸和碱,并回收酸和碱,另外一部分未处理的稀盐重新进入离子迁移器4循环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延安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延安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49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载机半自动铲装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脱落手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