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5199.X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4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顾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顾鹤传骨伤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90/10 | 分类号: | A61B90/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101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定位器 | ||
一种脊柱定位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脊柱定位装置需要多次透视才能完成定位操作,定位装置操作复杂且定位精度不高,反复投照在增加手术时间的同时给医护人员及患者造成严重辐射危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以定位脊柱的竖向定位件和用以定位关节的水平定位组件,水平定位组件包括若干个可沿竖向定位件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水平定位件,竖向定位件上设有对水平定位件进行限位的限位凸台,水平定位件和竖向定位件通过锁止件可拆卸相连,竖向定位件上设有刻度线,水平定位件包括标记定位件,标记定位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标记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柱定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或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时,需在CT或C臂机引导下进行精确定位,精确的体表定位可大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准确的术前定位对于脊柱手术十分重要,如果定位不准确,就势必造成切口延长,进而增加损伤。现有技术中常用体表标志定位或金属标记定位等方法进行辅助定位,其缺陷在于需要多次透视或操作不够便利,一方面增加了手术时间,另一方面使医护人员及患者多次暴露在X线辐射下,给医护人员及患者造成严重的辐射危害。
申请号为CN20171021860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骨科的脊柱微创进钉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患者进行MRI或CT扫描,获取DICOM数据;步骤二,将DICOM数据导入第三方软件提取脊柱、皮肤组织数据,并保存为STL格式文件;步骤三,将STL格式文件导入三维设计软件,重建脊柱、体表曲面模型;步骤四,在重建脊柱、体表曲面模型中,通过三维设计软件虚拟仿真生成椎弓根中心轴线,并找到在脊柱上需要植入螺钉的位置,导针能够沿着该椎弓根中心轴线从体表进入需要植入螺钉的脊柱上,最后,在三维设计软件中依据椎弓根中心轴线、脊柱及体表的位置关系,设计出体表上可定位于椎弓根进钉的脊柱微创进钉定位装置;步骤五,采用3D打印获得脊柱微创进钉定位装置模型;还包括一种由基于数字骨科的脊柱微创进钉定位方法获得的脊柱微创进钉定位装置,包括底板、移动块和导板套,所述底板和所述移动块能够相互滑动,且所述移动块沿着所述底板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导板套活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且所述导板套能够绕着垂直于所述底板轴线的方向转动,所述导板套上设置有导针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轴线和椎弓根中心轴线重合。
上述专利所述的定位装置能快速地将脊柱微创定位装置上的导板套准确瞄准于相对应的椎弓根中心轴线上,降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吃线剂量;但是,上述装置的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使用时极为不便,此外,该装置进行定位前需要使用三维仿真软件对脊柱进行模拟,当下大部分骨科诊所并不具备该仿真模拟水平,故而所述定位装置的适用范围极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脊柱定位装置需要多次透视才能完成定位操作,定位装置操作复杂且定位精度不高,反复投照在增加手术时间的同时给医护人员及患者造成严重辐射危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脊柱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结构简单且使用便捷性较高,定位刻度辅助提升定位精度,在减少投照次数及缩短投照时间的同时有效降低医护人员及患者受到的辐射危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顾鹤传骨伤医院有限公司,未经舟山顾鹤传骨伤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5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