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酱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5607.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5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付硕;胡侠;赵重庆;刘淑梅;刘秀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创佳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裴咏萍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类食品 重金属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酱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装置,包括支座、水箱、搅拌桶,支座的立杆的顶部通过第一锁紧装置固定水箱,立杆的中部通过第二锁紧装置固定搅拌桶;水箱的出水口通过螺纹连接量水管,量水管的上端中心具有进水口,进水口呈中空圆柱形,进水口的上部设有内螺纹,进水口的中部设有堵头,堵头的中心处径向开设通孔,堵头横向开设调速孔,调速孔呈从左到右孔径依次变大的圆柱形,通孔贯通堵头的上下表面,调速孔贯穿堵头的侧面,调速孔由调速头封堵;搅拌桶的底部螺纹连接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底部设有出液口二;支座在出液口二的下方固定试剂座,试剂座的上表面中部开设试剂卡槽,试剂卡槽内设有比色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酱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酱是以豆类、小麦粉、水果、肉类或鱼虾等物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糊状调味品,它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常见的调味酱分为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的甜面酱,和以豆类为主要原料的豆瓣酱两大类;还发展还有肉酱、鱼酱和果酱等调味品。在酱类食品的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重金属检测。现有重金属检测装置价格昂贵,检测方法复杂,需要人预先将待检测产品碾碎,碾碎不均匀,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酱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酱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酱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装置,包括支座、水箱、搅拌桶、过滤装置、试剂座和量水管,所述支座包括底座、立杆、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二锁紧装置,所述底座上垂直设有立杆,所述立杆呈矩形杆状,所述立杆的顶部通过第一锁紧装置固定水箱,所述立杆的中部通过第二锁紧装置固定搅拌桶,
所述水箱的出水口通过螺纹连接量水管,所述量水管的上端中心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呈中空圆柱形,所述进水口的上部设有内螺纹,所述进水口的中部设有堵头,所述堵头呈圆柱形块状,所述堵头与量水管一体成型,所述堵头将进水口完全封堵,所述堵头的中心处径向开设通孔,所述堵头横向开设调速孔,所述调速孔呈从左到右孔径依次变大的圆柱形,通孔贯通堵头的上下表面,所述调速孔贯穿堵头的侧面,所述调速孔由调速头封堵,所述调速头包括调速体和旋钮,所述调速体呈半径逐渐变大的圆柱体,所述调速体与调速孔向匹配,调速体正好穿过调速孔,并可在调速孔内转动,所述调速体的高度大于进水口的直径,如此调速体的左右两端均伸出调速孔,且所述调速体的在伸出调速孔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圆周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垫圈,所述调速体的中部径向设有圆孔,圆孔贯穿调速体设置,
所述量水管的出水口与搅拌桶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搅拌桶远离量水管的一端设有进料口;
所述搅拌桶的中心处径向安装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伸出搅拌桶,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安装摇把,所述搅拌轴的下部水平安装搅拌横杆,所述搅拌横杆关于搅拌轴对称设置,所述搅拌横杆的两端及1/4、3/4处分别垂直设有搅拌竖杆,四个所述搅拌竖杆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拌桶底板位于搅拌桶侧壁的下部,所述搅拌桶在底板的下方设有内螺纹,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有出液口一,
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螺纹连接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部设有出液口二;所述支座在出液口二的下方固定试剂座,所述试剂座的上表面中部开设试剂卡槽,所述试剂卡槽内设有比色管,比色管内盛放有试剂。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二锁紧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包括矩形环、连杆、卡环一和卡环二,所述矩形环套在立杆上,所述第一锁紧装置通过矩形环在立杆上下移动,实现高度的调整,所述矩形环的一侧垂直焊接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矩形环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卡环一和卡环二,卡环一和卡环二呈半圆环状,且对称设置,所述卡环一的端部开设插槽,所述卡环二的端部同圆心设置插条,所述插条正好可以插入插槽中,所述卡环一在插槽的外侧等间隔设置2-6个螺纹孔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创佳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创佳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5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