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驱膜处理高浓盐放射性废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6069.8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5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李志全;何俊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核朝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6 | 分类号: | G21F9/06;G21F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贾耀梅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驱膜 处理 高浓盐 放射性 废液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驱膜处理高浓盐放射性废液系统,其包括浓水箱、淡水箱和电驱膜设备,浓水箱通过浓水管线与电驱膜设备连接形成浓水循环,淡水箱通过淡水管线与电驱膜设备连接形成淡水循环,浓水箱通过极水管线与电驱膜设备连接形成极水循环。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电驱膜处理高浓盐放射性废液系统,其能够有效避免极水的污染,从而能够避免产生二次放射性废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高浓盐放射性废液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电驱膜技术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得带电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的过程,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显著特点,电渗析就是一种很常见的电驱膜技术。在放射性废液处理中,电驱膜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得到了部分应用,例如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曾采用两级两段式循环电渗析设备处理放射性废物焚烧工艺的NaCl含量为4.68%的模拟废液,最终获得的淡水的盐浓度仅为186mg·L-1,浓缩液中的含盐量高达86g·L-1。
以电渗析为主的电驱膜设备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浓水室、淡水室以及极水室,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在所加的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离子向与之电荷相反的电极迁移,在向电极的迁移过程中,阳离子(+)会被阴离子交换膜A阻挡;而阴离子(一)会被阳离子交换膜C阻挡。其结果是在膜的一侧产生离子的浓缩液,而在另一侧产生离子的淡化液。料液流经浓水室后变为浓缩液,料液流经淡水室后变为淡化液,极水室流经电极液(也称为极水)。
通常电驱膜设备采用的电极液为硫酸钠溶液,在处理常规废液过程中,该溶液在极水室中循环,带走极板产生的热量,并为电流传递过程提供充足的离子强度。然而由于极水室与淡水室和浓水室之间仅由离子交换膜隔离,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料液中待处理目标离子迁移进入极水的情况,如果迁移的离子为核素离子,即会造成极水的放射性沾污,成为二次放射性废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驱膜处理高浓盐放射性废液系统,其能够有效避免极水的污染,从而能够避免产生二次放射性废液。
本实用新型电驱膜处理高浓盐放射性废液系统,包括浓水箱、淡水箱和电驱膜设备,所述浓水箱通过浓水管线与电驱膜设备连接形成浓水循环,所述淡水箱通过淡水管线与电驱膜设备连接形成淡水循环,所述浓水箱通过极水管线与电驱膜设备连接形成极水循环。
本实用新型电驱膜处理高浓盐放射性废液系统,其中所述浓水管线、淡水管线和极水管线均与排空管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驱膜处理高浓盐放射性废液系统,其中所述浓水管线包括第一浓水管线和第二浓水管线,所述第一浓水管线和第二浓水管线均连接于浓水箱与电驱膜设备的浓水室之间,所述浓水循环的方向为从浓水箱出发依次经第一浓水管线、电驱膜设备的浓水室和第二浓水管线后再回到浓水箱,所述第一浓水管线上设有浓水循环泵和浓水阀门,所述第二浓水管线上也设有浓水阀门。
本实用新型电驱膜处理高浓盐放射性废液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浓水管线和第二浓水管线上均设有pH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和压力表,所述第一浓水管线上还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浓水箱上设有液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电驱膜处理高浓盐放射性废液系统,其中所述淡水管线包括第一淡水管线和第二淡水管线,所述第一淡水管线和第二淡水管线均连接于淡水箱与电驱膜设备的淡水室之间,所述淡水循环的方向为从淡水箱出发依次经第一淡水管线、电驱膜设备的淡水室和第二淡水管线后再回到淡水箱,所述第一淡水管线上设有淡水循环泵和淡水阀门,所述第二淡水管线上也设有淡水阀门。
本实用新型电驱膜处理高浓盐放射性废液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淡水管线和第二淡水管线上均设有pH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和压力表,所述第一淡水管线上设有第二流量计,所述淡水箱上设有液位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核朝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核朝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6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补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