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7463.3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3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宇;许海峰;董慧;辛武根;张强;王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红彬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驱动芯片,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和遮光胶带,驱动芯片位于基板背离胶框一侧,遮光胶带位于胶框朝向基板一侧,遮光胶带包括缓冲层,缓冲层与基板粘接,缓冲层与胶框粘接;缓冲层中用于与驱动芯片对应的部位设有朝向胶框凸起的增厚部,胶框朝向缓冲层一侧设有与增厚部对应的容置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驱动芯片位置处遮光胶带缓冲层加厚,对应位置的胶框减薄,提供了更好的缓冲,防止驱动芯片位置漏光,且能同时兼顾显示装置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液晶屏幕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位置由于工艺原因内部存在较多应力,受外力时出现漏光,现有方案通过缓冲材料缓解部分应力。缓冲材料越厚,缓冲性能越好,但是缓冲材料厚度增加后显示装置厚度也相应增加,减薄胶框可以抵消增加的显示装置的厚度,但是胶框大面积减薄会导致强度不足而失去功能性。因此,常规缓冲材料无法在增加缓冲能力的同时兼顾显示装置的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于改善显示装置的暗态漏光问题并兼顾显示装置的厚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驱动芯片,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和遮光胶带,所述驱动芯片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胶框一侧,所述遮光胶带位于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基板一侧,所述遮光胶带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基板粘接,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胶框粘接;
所述缓冲层中用于与所述驱动芯片对应的部位设有朝向所述胶框凸起的增厚部,所述胶框朝向所述缓冲层一侧设有与所述增厚部对应的容置槽。
上述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驱动芯片,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和遮光胶带,驱动芯片位于基板背离胶框一侧,胶框与基板之间通过遮光胶带粘接,具体地,遮光胶带中的缓冲层为主体,具有可压缩性,是具有弹性提供缓冲功能的部分;缓冲层与基板粘接,缓冲层与胶框粘接。其中缓冲层越厚,可压缩量越大,缓冲性能越好。上述显示装置的缓冲层中用于与驱动芯片对应的部位设有朝向胶框凸起的增厚部,胶框朝向缓冲层一侧设有与增厚部对应的容置槽,可见,承载带有驱动芯片的基板的局部遮光胶带增加了缓冲层的厚度,能够提供更好的缓冲;与之相对应的胶框的厚度予以减薄,局部减薄不会影响胶框的整体强度。总而言之,上述显示装置在驱动芯片的位置增加了缓冲层的厚度,提高了缓冲能力,但不会带来显示装置厚度增加的不利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驱动芯片位置处遮光胶带缓冲层加厚,对应位置的胶框减薄,提供了更好的缓冲,防止驱动芯片位置漏光,且能同时兼顾显示装置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遮光胶带还包括第一粘合层、第二粘合层、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基板之间通过第一粘合层粘接,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胶框之间通过第二粘合层粘接;
所述第一支撑层位于所述缓冲层朝向所述第一粘合层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层位于所述缓冲层朝向所述第二粘合层一侧;
所述增厚部与所述第二支撑层以及所述第二粘合层配合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缓冲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可选地,所述第一粘合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层均包括遮光胶。
可选地,所述增厚部的厚度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的形状与所述凸起部形状相同。
可选地,所述胶框中与所述容置槽对应部位的厚度为所述胶框厚度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74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用平整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高可靠性散热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