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染场地电加热原位热脱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7644.6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4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邓绍坡;李鑫林;李淑彩;卫阿四;吕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地电 加热 原位 热脱附 结构 | ||
1.一种污染场地电加热原位热脱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井(1),所述加热井(1)穿过所述污染场地至其下方,所述加热井(1)内插设有电加热棒(4),用于对所述污染场地内部进行加热;
温度压力监测井(2),所述温度压力监测井(2)穿过所述污染场地,且平行于所述加热井(1),用于监测所述污染场地内部原位热脱附区域的温度和压力;
抽提井(3),所述抽提井(3)穿过所述污染场地至其下方,且平行于所述加热井(1),用于抽取加热后的所述污染场地产生的气体和液体;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加热棒(4)的启停,并根据所述温度压力监测井(2)监测的温度和压力信号控制所述抽提井(3)的启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场地电加热原位热脱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加热井(1)、所述温度压力监测井(2)和所述抽提井(3)的上方;所述电加热棒(4)通过穿过所述隔热层的导线(5)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染场地电加热原位热脱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压力监测井(2)包括监测管(11)和设于所述监测管(11)内的温度探测仪和压力探测仪,所述温度探测仪和所述压力探测仪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监测管(11)的一端穿过所述隔热层至地表,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污染场地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染场地电加热原位热脱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井(3)内插设有抽提管(13),所述抽提管(13)的一端从所述隔热层伸出;
所述抽提管(13)驱动连接于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探测仪和所述压力探测仪监测的温度和压力信号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启停,以抽取加热后的所述污染场地产生的气体和液体,并通过废气输送管道(12)传输所述气体和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染场地电加热原位热脱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管(13)位于所述隔热层下方的管段侧壁布设多个进口,所述抽提管(13)的管壁与所述抽提井(3)的井壁之间设有填充层(1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染场地电加热原位热脱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井(1)内还设有热电偶传感器和加热管(9),所述加热管(9)插设于所述加热井(1)内,所述电加热棒(4)插设于所述加热管(9)内,所述热电偶传感器设于所述加热井(1)的井壁和所述加热管(9)之间,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热电偶传感器监测的所述加热井(1)内的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电加热棒(4)的启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染场地电加热原位热脱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9)与所述加热井(1)的井壁之间设有导热缓冲层(6),所述导线(5)与所述隔热层之间设有隔热绝缘填充材料(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场地电加热原位热脱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热井(15),所述导热井(15)平行于所述加热井(1),所述导热井(15)设于所述加热井(1)与所述温度压力监测井(2)之间和/或所述温度压力监测井(2)与所述抽提井(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76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