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草沟及用于坡面的植草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7762.7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1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霍新霖;李茂林;李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A01G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程虹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 用于 植草沟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草沟及用于坡面的植草沟系统,属于水资源管理技术领域,至少能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之一:(1)现有的植草沟只能渗透直排不能蓄水;(2)当雨水量较大时,雨水无法净化;(3)地面坡度较大时,无法设置植草沟。本实用新型的植草沟,包括水平部以及与水平部连接的倾斜部,倾斜部与水平部之间的角度为α,且90°<α<180°;水平部和倾斜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基土层、过滤层和储水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倾斜部和储水区,使植草沟能够存储一定量雨水,对错峰、削峰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具有贡献,在无雨水期间,储水区可用于调蓄,节约自身灌溉用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草沟及用于坡面的植草沟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具有整体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很多地区存在水量不足或水质型缺水的问题。雨水是一种非传统水资源,雨水在降落、汇集过程中会携带大气与地表的污染物,若不经处理的雨水直接流入河流,可能会对河流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雨水入渗能蓄养地下水源,雨水回用既能弥补部分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又能减少雨水直接流入河流的面源污染。
自《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发布以来,国内掀起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海绵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为雨洪的管理,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控制目标包括雨水总量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雨水污染控制和峰值削减,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低影响开发技术的落实。
植草沟是通过模拟自然绿地的海绵设施,植草沟的设计和建造具有可控性、工程化等特点。植草沟利用沟渠和植物的协同作用来实现雨水的收集、传输及净化,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污染物总量削减、洪峰延缓、地下水补充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网密布、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植草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植草沟存在以下问题:
(1)只能渗透直排不能蓄水;(2)当雨水量较大时,雨水无法净化;(3)当地面的坡度较大时,无法设置植草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植草沟及用于坡面的植草沟系统,至少能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之一:(1)现有的植草沟只能渗透直排不能蓄水;(2)当雨水量较大时,雨水无法净化;(3)地面坡度较大时,无法设置植草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草沟,包括水平部以及与水平部连接的倾斜部,倾斜部与水平部之间的角度为α,且90°<α<180°;水平部和倾斜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基土层、过滤层和储水区。
进一步,当所述植草沟位于水平地面时,植草沟设有两个所述倾斜部,两个倾斜部分设在所述水平部相对的两侧,且倾斜部与地面相接,水平部与地面平行且位于地面所在平面的下方,两个倾斜部及水平部共同形成流水通道;
当植草沟位于坡面时,植草沟设有一个倾斜部,且倾斜部与坡面所在的斜面相对设置,倾斜部与水平部形成流水通道,所述储水区的下端面与坡面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植被层种植在所述基土层上,植被层的植物高度不超过所述植草沟深度的两倍。
进一步,所述基土层包括植被栽培土,基土层的厚度大于等于600mm;
所述植被栽培土的入渗速率大于等于12cm/h。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的厚度大于等于100mm;
过滤层为级配的碎石层,级配的碎石粒径范围为6.3mm-12.6mm。
进一步,所述基土层与过滤层之间设有可渗透型土工布。
进一步,所述储水区由粒径190+20mm的碎石构成,储水区的最大高度大于或等于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7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