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7838.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9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郑祖中;张新伟;王艳春;张卓;叶旭;马亚成;金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6 | 分类号: | B63B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装船 机舱 横舱壁 纵舱壁 连接 疲劳 结构 | ||
1.一种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其包括相互连接的横舱壁和纵舱壁,横舱壁和纵舱壁均固接于主甲板;其特征在于,在横舱壁和纵舱壁的相交处,横舱壁和纵舱壁各开设有一个弧形开口;两个弧形开口的形状相同,两个弧形开口相连通;弧形开口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边、第一圆弧边、第二直线边和第二圆弧边;第一直线边水平分布,第二直线边垂直分布;第一圆弧边为四分之一圆;第一圆弧边和第一直线边相切,第一圆弧边和第二直线边相切;第二圆弧边和第二直线边相切;第一直线边到甲板的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H≤20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其特征在于,横舱壁具有第一局部加厚区,第一局部加厚区将横舱壁的弧形开口容纳于内,第一局部加厚区的厚度大于横舱壁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其特征在于,纵舱壁具有第二局部加厚区,第二局部加厚区将纵舱壁的弧形开口容纳于内,第二局部加厚区的厚度大于纵舱壁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其特征在于,横舱壁的弧形开口的第一直线边和纵舱壁的弧形开口的第一直线边相交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其特征在于,横舱壁的弧形开口的高度和纵舱壁的弧形开口的高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其特征在于,横舱壁的弧形开口所在的面和纵舱壁的弧形开口所在的面相垂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直线边的长度为L1,L1的取值范围为L1≤50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圆弧边的半径为R1,R1的取值范围为R1≤125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直线边的长度为L2,L2的取值范围为L2≤50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装船机舱棚的横舱壁和纵舱壁连接处抗疲劳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圆弧边的半径为R2,R2的取值范围为R2≤1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78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