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光板生产用废料收集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9332.9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瀚燕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30;B02C23/02;B02C23/04;B02C23/16;B02C23/00;B07B1/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小巨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5 | 代理人: | 胡亚兰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板 生产 废料 收集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光板生产用废料收集处理装置,涉及采光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废料收集处理装置工作性能不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处理箱体,所述处理箱体的右侧螺钉固定有两个横向设置的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延伸至处理箱体的内部,并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处理箱体左侧的内壁上,所述处理箱体的左侧开设有两个转动槽。本实用新型可快速高效的对采光板的废料进行处理和收集,可对收集的采光板废料进行区分处理,可有效的对废料收集处理装置的筛分部件进行震荡清洁,工作性能高,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光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光板生产用废料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采光板是在屋面板上预留孔洞,孔洞周围做井壁,其上安装平板透光材料的采光天窗,屋面板预留的孔洞可大可小,有时可抽掉一块屋面板作采光口,在采光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相应的废料收集处理装置对采光板的边角料进行处理,方便使用者对采光板的边角料进行回收利用。
现有的废料收集处理装置虽然可以对采光板的边角料进行处理,但是在处理的过程中,很难有效的对采光板的小块边角料和碎屑进行区分处理,当废料收集处理装置处理完采光板的边角料后,采光板的小块边角料和碎屑往往会掺杂在一起,此时便需要使用者对采光板的小块边角料和碎屑进行区分处理,在此过程中,不仅降低了采光板边角料的处理进度,且加大了采光板边角料的处理难度,使用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采光板生产用废料收集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光板生产用废料收集处理装置,解决了废料收集处理装置工作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光板生产用废料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体,所述处理箱体的右侧螺钉固定有两个横向设置的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延伸至处理箱体的内部,并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处理箱体左侧的内壁上,所述处理箱体的左侧开设有两个转动槽,所述转轴转动套设在转动槽的内部,位于处理箱体内部的转轴外壁固定套接有横向设置的转动辊,两个所述转动辊的外壁焊接有多个破碎齿,两个所述转动辊上的破碎齿配合工作,所述处理箱体右侧的内壁螺钉固定有倾斜设置的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螺钉固定在处理箱体左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配合工作,两个所述转动辊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上接收箱体,所述上接收箱体底部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上接收箱体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处理箱体的内部,所述上接收箱体的底部嵌装有横向设置的筛网,所述上接收箱体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下接收箱体。
优选的,所述上接收箱体和下接收箱体均为开口向上的箱体,所述上接收箱体和下接收箱体与处理箱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出料孔、滑块、滑槽、螺纹柱、安装孔、螺纹套和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块位于上接收箱体和下接收箱体之间,所述出料孔开设在连接块的中部,所述出料孔的孔径大于筛网的长度,所述滑块焊接在连接块的两端,所述滑槽开设在处理箱体两侧的内壁上,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螺纹柱焊接在连接块顶部的四角,所述安装孔开设在上接收箱体底部的四角,所述螺纹柱活动套设在安装孔的内部,所述螺纹套位于上接收箱体底部内壁的四角,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纹柱的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位于上接收箱体底部的四角,所述复位弹簧活动套设在螺纹柱的外部,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焊接在上接收箱体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连接块的顶部。
优选的,位于处理箱体内部的两个转轴两端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竖向设置的凸轮,所述凸轮与上接收箱体配合工作。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体外部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外壁沿周向粘结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瀚燕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瀚燕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9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链头用自动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吸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