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吸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9392.0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5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亮;黄习武;和立连;韦庆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68;B01D53/96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国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1 | 代理人: | 宋业萍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氢 二氧化硫 吸收 系统 | ||
1.一种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氯化氢吸收系统(101)和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其均包括多级吸收塔(1);
其中,吸收塔(1)包括储液罐(11)、循环泵(12)和塔体(13),储液罐(1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吸收液的储液腔,塔体(13)装设在储液罐(11)的上方并与储液腔相连通,塔体(13)呈管状设置并以拉西环作为填料填充于其内部空腔中,塔体(1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气孔(131),下端设置有第二气孔(132),塔体(13)的顶部通过一循环管路(14)与储液罐(11)的底部连通,使得塔体(13)、储液罐(11)和循环管路(14)之间构成一循环回路,所述循环泵(12)安装在循环管路(14)上,在循环泵(12)以及吸收液的重力作用下,使得吸收液能够循环地从塔体(13)的顶部流入储液腔中,储液罐(11)、塔体(13)和循环管路(14)均由PE材料制作而成;
在氯化氢吸收系统(101)中,上一级吸收塔(1)的第二气孔(132)与下一级吸收塔(1)的第一气孔(131)连通,使得气体能够从吸收塔(1)的第一气孔(131)流入其内部空腔并从第二气孔(132)流出,且相邻两个吸收塔(1)的循环管路(14)之间设置有具有调节旋钮阀(17)的级间输液管(16),使得下一级吸收塔(1)中的吸收液能够补充到前一级吸收塔(1)中;
在二氧化硫吸收系统(102)中,上一级吸收塔(1)的第一气孔(131)与下一级吸收塔(1)的第二气孔(132)连通,以使得气体能够从吸收塔(1)的第二气孔(132)流入其内部空腔并从第一气孔(131)流出;
并且,氯化氢吸收系统(101)中最后一级吸收塔(1)的第二气孔(132)与二氧化硫吸收系统(102)中第一级吸收塔(1)的第二气孔(132)连通;
在二氧化硫吸收系统(102)中,所使用的吸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在氯化氢吸收系统(101)中,所使用的吸收液为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塔体(13)通过一视镜法兰(18)与储液罐(11)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硫吸收系统(102)包括离心风机(19),其吸风口与最后一级吸收塔(1)的第一气孔(131)联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氯化氢吸收系统(101)中设置有三级吸收塔(1),二氧化硫吸收系统(102)中设置有二级吸收塔(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管路(14)与塔体(13)的顶部连通的一端装设有喷头(141),使得吸收液能够均匀地喷射在塔体(13)中的拉西环填料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管路(14)上设置有止回阀(1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93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