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冷管路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9827.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6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车通达智慧物流有限公司;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陈道升 |
地址: | 201413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冷管路的连接结构,属于冷链物流技术领域,其包括蓄冷管、分液管、回气集管、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蓄冷管包括蓄冷壳体和充冷入口管和充冷出口管;所述充冷入口管、充冷出口管分别与分液管和回气集管相连;所述第一截止阀连接充冷入口管和分液管;所述第二截止阀连接充冷出口管和回气集管。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冷管路的连接结构,能够快速的进行充冷管路的连接结构的连接,以及后期维护时能够快速的进行拆卸,且重新安装后无需抽真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冷管路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蓄冷技术是一项合理利用电网资源的制冷节能新技术,目前已大量运用于空调系统中,在冷藏系统中的应用也在发展中。随着电力公司分段计费制度的推行和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发展蓄冷式冷藏运输装备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现有蓄冷式冷藏运输装备主要通过密封的蓄冷板或蓄冷条的充冷与释冷来维持箱体内的温度。蓄冷条的充冷管路中直接通入制冷剂,它需要焊接比较复杂的制冷系统管路,因此蓄冷条的前期安装及后期维护会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充冷管路的连接结构,能够快速的进行充冷管路的连接结构的连接,以及后期维护时能够快速的进行拆卸,且重新安装后无需抽真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冷管路的连接结构,其包括:
蓄冷管,其包括蓄冷壳体和充冷入口管和充冷出口管;
分别与充冷入口管、充冷出口管对应相连的分液管和回气集管;
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连接充冷入口管和分液管;
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连接充冷出口管和回气集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均包括阀体、与阀体相通的进口、与阀体相通的出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截止阀中的进口与分液管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阀中的出口与冲冷入口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截止阀中的进口与回气集管连通,所述第二截止阀中出口与冲冷出口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还均包括固定基座、螺母和螺帽,所述固定基座与阀体固定相连,所述螺母设置于出口处,所述螺帽设置于阀体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中的进口分别与分液管和回气集管焊接。
优选地,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中的出口分别通过扩口螺纹与冲冷入口管、冲冷出口管连接,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中的螺母分别控制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与冲冷入口管、冲冷出口管的连接松紧程度。
优选地,所述充冷入口管和充冷出口管与所述蓄冷壳体的同一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蓄冷管中充冷入口管、充冷出口管分别与分液管和回气集管之间加装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拆卸充冷管路的连接结构前将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锁紧,避免破坏充冷管路中的真空环境。
蓄冷管中充冷入口管、充冷出口管分别与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之间通过扩口螺纹连接,方便拆卸,无需动火,简化了作业流程。
重新安装蓄冷管时,利用充冷管路的连接结构的制冷剂吹扫充冷管路中的空气,无需再抽真空,缩短了维护的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充冷管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蓄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车通达智慧物流有限公司;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车通达智慧物流有限公司;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9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处理管道设备
- 下一篇:一种心电监测线路收纳板